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氟醚、七氟醚与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应用对机体的呼吸功能、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活性以及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6头幼猪随机分为六组,I组为机械通气组(对照组),11组为NO吸入组.Ⅲ组为异氟醚吸入组.Ⅳ组为异氟醚 NO吸入组,V组为七氟醚吸入组.Ⅵ组为七氟醚 NO吸入组。记录各时点呼吸功能参数和循环指标变化,并对肺泡灌洗液作生化测定。结果Ⅲ、Ⅳ、Ⅴ与Ⅵ组的PS活性较Ⅰ组下降.上述四组通气结束时点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较同组基础时点下降,而Ⅱ组PS活性较Ⅰ组无显著变化,通气结束时呼吸功能较基础时点无显著变化。结论吸入麻醉药对呼吸功能和PS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吸入NO本身对其无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并未加重吸入麻醉药对呼吸功能和PS影响。  相似文献   
2.
恬尔心治疗全麻术后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恬尔心治疗全麻术后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1例全麻术后半小时仍然有高血压而收入ICU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首剂恬尔心0.2mg/kg,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3min内注射完毕,接着以5~15υg·kg~(-1)min~(-1)的剂量微注泵持续给药,观察给药前后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首剂注射完毕,血压即出现下降,用药后1min时血压显著降低(P<0.05),2min时血压降低更加明显(P<0.01),15~30min左右血压下降至较理想的水平,30~60min内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心率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恬尔心治疗全麻术后高血压起效快,降压明显,对心率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便捷高效的网络化评教方式取代以往表格图表式的评教模式,将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然趋势。结果通过总结以往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教经验并结合医学教育质量管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建立教学督导专家和学生用评教指标系统,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教学态度五方面内容的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为网络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工具,以便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鉴定功能和激励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组(n=50例),B组为罗哌卡因组(n=50例),C组为对照组(n=5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在腹壁打孔前用0.375%罗哌卡因行皮肤切口浸润麻醉.各3ml,手术结束前于腹腔内喷洒0.375%罗哌卡因30ml。B组仅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和腹腔内局麻药喷洒,方法同A组。C组不用额外镇痛方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1、4、8、12、24h的切口痛(皮肤感觉痛)、内脏痛(如主诉有大小便欲望,胃痛等),并记录各组术后需要使用镇痛药(哌替啶)的时间、人数和使用的次数。结果A组在术后l、4、8、12h点2个部位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只在术后4h和8h时切口VAS评分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在术后1、4、8h时,2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初次使用哌替啶时间、人数和使用次数均显著低于C组,A组的使用人数和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未观察到与镇痛相关的术后出血、局麻药中毒等副作用。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联合镇痛组(CESA)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组(EA组),各30例.CESA组应用0.075%布比卡因1.5 mg蛛网膜下腔注射后硬脊膜外腔置管,试验剂量为1%利多卡因5 mL,观察5min无全脊髓麻醉现象,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EA组试验剂量后5、10 min各注射5 mL PCA预充液,接PCA镇痛泵.比较两组产妇5、15、30、60 min宫缩期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情况、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CESA组的5、15、3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分别为(3.10±2.83)、(2.23±1.52)、(2.23±1.36)分,均显著低于EA组的(9.07±0.74)、(6.33±1.52)、(3.34±0.94)分(P值均<0.01);两组间6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下肢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与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相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确切,下肢运动、产程不受影响的优点,使产妇感到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65岁 ,体重 65kg。诊断 :左侧腹股沟斜疝。既往有高血病史 10年 ,慢性支气管炎史 8年。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率 75次 /min ,心电轴不偏 ,V5T波有切迹。心泵功能正常。胸片 :两肺纹理增多 ,主动脉结突出。肺功能 :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拟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斜疝结扎、修补术。麻醉前访视时患者主诉 :入院后曾有胸闷症状。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后心电监护示 :窦性心律 ,HR 80次 /min ,BP 19/ 11kPa。麻醉穿刺 (L2~L3间隙 )顺利。试验剂…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青壮年发病率高,主要部位在颈中段和胸腰段,致残率高,后果严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4年以来17例脊髓损伤病人的麻醉情况.  相似文献   
9.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the pre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in sterility women. Forty sterility women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eart rate(HR), blood pressure(BP), Zung anxiety grade and depression grade scores(SAS, SDS) were recorde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GLU), cortieosteroid (Cor),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and angiotensin (A Ⅱ) were measure in both groups at admission and before operation. These parameters before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at admission for control group(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intervention group (P>0.0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pre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of sterilit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0.
老年重症患者术后乌司他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内脏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比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该人群由于许多重要脏器功能的衰退,承受手术侵袭及机体应激反应的能力减退,使外科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乌司他丁是一种高效、光谱的酶抑制剂,基础研究发现乌司他丁具有抗手术侵袭和防御组织损伤的作用,就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