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型别在宫颈病变中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75例宫颈病变患者石蜡组织进行24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①检测19种基因型,HPV总感染率为45.14%(79/175),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分别为74.68%和25.32%,以高危型单一感染组最高,占60.76%,其型别前四位分别是HPV16、HPV59、HPV58、HPV81亚型。②不同年龄组间以年龄≥60岁组阳性率(62.5%)最高,不同年龄段HP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危型单一感染HPV组、高危型多重感染HPV组、高低危混合型多重感染HPV组与低危型单一感染HPV组宫颈病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单一感染HPV组与高危型多重感染HPV组、低危型多重感染HPV组、高低危混合型多重感染HPV组宫颈病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多重感染HPV组与低危型多重感染H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漳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中常见亚型,高危型HPV感染增加了宫颈鳞癌的患病风险,而多重感染可能与宫颈病变进展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理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区别及翻转课堂模式的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8至2019学年本院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243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256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试卷考核、问卷调查比较成绩、预习、复习、课堂表现等指标,对比两种模式的效果.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自主预习、复习的人数多于后者,课堂表现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顺应当前高职医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全国高职医学院校都相继组建了机能学实验室,并开设了独立的机能学实验课程,本文针对高职《机能学实验教程》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的问题,介绍了一些做法,目的在于促进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叶因子3(TFF3)和CD147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30例正常胃组织、272例病变胃组织的组织芯片,同时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FF3和CD147表达(以阳性表达率和平均积分判断结果).结果 TFF3和CD147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分别为3.6%、14.3%;13.3%、43.3%;48.3%、51.2%;51.9%、59.3%和41.7%、78.9%.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各组TFF3阳性表达率和平均积分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P均<0.01);浅表性胃炎CD147表达与正常胃黏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P<0.01)和不典型增生(P<0.05).TFF3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CD147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TFF3(+)/CD147(+)者在深度浸润(T3-4)、临床分期TNMⅢ-Ⅳ与淋巴结转移的比率最高,且明显高于TFF3(-)/CD147 (-)者(P<0.05).结论 TFF3、CD147可能参与胃黏膜保护及修复,在癌变过程中被激活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的预警.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新仪器的应用和质量管理规范化,推动医学检验行业朝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技术技能水平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实施“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保障、“专业基础-专业单项-专业综合”三段渐进式实践课程安排、“手工-半自动-全自动”三步一贯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切实解决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与临床岗位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及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要突出专业特点。病理学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有取有舍,重点突出。如基础专业重点应在基本病理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专业重点应在基本病理过程、病理临床联系、病因和发病机制;影像诊断、放射技术专业重点应在基本病理过程、常见疾病病理的大体和镜下形态学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炎症的程度、部位、活动性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胃炎抗Hp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165例患者行活检病理诊断及Hp检测,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16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患者Hp感染率为41.82%,与性别、胃黏膜炎症的程度、活动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年龄、炎症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程度、活动性有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必要作抗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RRM1、CDX2在不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9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正常胃黏膜各30例,共24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所有组织检测RRM1、CDX2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1)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RR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83.3%、83.3%,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的66.7%(P<0.05)和肠上皮化生组的33.3%(P<0.01),浅表性胃炎组66.7%高于肠上皮化生组的33.3%(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的CD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63.3%、61.1%,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33.3%(P<0.05)和浅表性胃炎组的0(P<0.01).(2)210例不同胃黏膜病变中,RRM1与CDX2二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s=0.352,P=0.000),90例胃癌中RRM1与CDX2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223,P=0.034).结论:RRM1、CDX2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