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Ala2,D-Leu5] enkephalin( DADLE)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细胞的缺氧复氧的保 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H-SY5Y 细胞分别缺氧6 、12、24 h 和48 h,均复氧4 h 后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评估细胞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于缺氧12 h 期间首先给予DADLE 100 pmol/L 作用于 细胞,评价DADLE能否减轻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继而分别用10 pmol/L、100 pmol/L、1 nmol/L、10 nmol/L 和100 nmol/L 不同浓度的DADLE溶液处理细胞,研究DADLE保护作用是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果:SH-SY5Y 细胞缺氧6、12、24 h 或48 h,复氧4 h 后,细胞生存率分别为(68.1±4.3)%、(52.6±2.8)%、(26.7±1.5)% 或(3.5±1.7)%。SH-SY5Y 细胞缺氧12 h 期间给予DADLE 100 pmol/L 处理可使细胞生存率上升到(58.7±0.46)%。 5 个给药浓度中,10 pmol/L 和100 pmol/L DADLE可使神经细胞生存率上升,而1、10 nmol/L 和100 nmol/L 则变 化不明显。结论:DADLE对SH-SY5Y 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效果呈现出较小剂量优于较大剂量 的量效关系,本实验中最佳保护剂量为10 p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经腹主动脉灌注利多卡因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8只),B组为利多卡因组(8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直肠温度.手术暴露腹主动脉和双侧髂总动脉,经股动脉置一细导管至腹主动脉内距左肾动脉1.0 cm处,并于左肾动脉开口远端0.5 cm处阻断腹主动脉,同时阻断左、右侧髂总动脉,阻断即刻开始经导管向阻断的腹主动脉远端以12 mL·kg~(-1)·h~(-1)的速度灌注实验药物.A组灌注常温0.9%氯化钠溶液(12 mL·kg~(-1)·h~(-1)),B组灌注以常温0.9%氯化钠溶液稀释的等容量利多卡因溶液(40 mg/kg),30 min后开放血管.于动物完全清醒即刻及再灌注后6、24、48 h对双后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再灌注48 h,取脊髓L_3~L_5 3个节段制作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正常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结果 清醒即刻及再灌注后6、24、48 h,B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5);再灌注48 h,A、B两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2)、9(6)个,B组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 腹主动脉阻断期间动脉内灌注利多卡因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用药状况,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门诊处方12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查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34.67%、口服抗菌药占抗菌药物使用率的24.46%、注射液使用百分率53.25%、基本药物占处方使用百分率59.47%、通用名占处方使用百分率99.74%、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14.66元、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2种、合理处方百分率89.83%;不规范处方共10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89.34%;不适宜处方1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0.66%,无超常处方.结论 应经常组织医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内容,促进门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类单胺类镇静药对东莨菪碱谵妄大鼠谵妄行为的反转作用及其对脑脊液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探讨术后谵妄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东莨菪碱谵妄模型及旷场实验箱,将3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NS组(腹腔注射1 mL 0.9%氯化钠溶液),S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S+T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8 mg/kg及曲马多10 mg/kg),S+C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及氯氮平5 mg/kg),S+D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8 mg/kg及右美托咪定30μg/kg).通过旷场实验,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 h内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脊液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结果 与注射药物前比较,S组大鼠注射药物后的水平、垂直运动性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及跨格数显著增多(P值均<0.05),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均逐渐升高(P值均<0.05).S+T组的周边跑格数、垂直运动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及跨格数、修饰时间与NS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脑脊液中五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显著降低(P<0.05),3,4-双羟苯乙酸(DOPAC)及高香草酸(HVA)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S+C组和S+D组注射药物后5~20 min的高峰时段,上述各项行为学指标与同时间点的NS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C组大鼠脑脊液内各类单胺类递质水平与本组注射药物前及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曲马多可反转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谵妄现象.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谵妄现象可能与其脑内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水平增加及5-HT或5-HIAA受体敏感性或受体数量改变有关,而与多巴胺及α2肾上腺素递质系统活动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罗库溴铵肌松恢复和拮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Ⅰ组为低PaCO2(PaCO2控制目标为30~35 mmHg,1 mmHg=0.133 kPa),肌松自然恢复;Ⅱ组为高PaCO2(PaCO2控制目标为45~50 mmHg),肌松自然恢复;Ⅲ组为低PaCO2拮抗肌松;Ⅳ组为高PaCO2,拮抗肌松.应用TOF-Watch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情况.予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0.6 mg/kg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当肌松监测仪4个成串刺激(TOF)中第1个刺激(T1)恢复至25%时即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术毕记录T1自25%恢复至75%的时间及T1自25%至TOF中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为0.9的恢复时间.拮抗组在T1为25%时予新斯的明20 μg/kg和阿托品0.5 mg拮抗. 结果 4组间年龄、体质指数、麻醉药用量、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Ⅰ、Ⅱ、Ⅲ及Ⅳ组的T1自25%恢复至75%的时间分别为(13.12±2.65)、(18.60±6.58)、(5.39±2.43)和(8.87±5.41)min,T1自25%至TOFR 0.9的恢复时间分别为(26.35±6.04)、(34.58±6.58)、(13.28±5.49)和(17.10±4.64)min.Ⅱ组的T1自25%恢复至75%的时间及T1自25%至TOFR 0.9的恢复时间均较Ⅰ组显著延长(P值均<0.01),Ⅳ组的T1自25%恢复至75%的时间及T1自25%至TOFR 0.9的恢复时间均较Ⅲ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 结论 PaCO2升高使罗库溴铵的自然恢复和小剂量新斯的明拮抗后的恢复时间均有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七氟烷维持麻醉时给予小剂量新斯的明拮抗罗库溴铵残余肌松作用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于全身麻醉下行择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不拮抗肌松组(Pc)、丙泊酚维持拮抗肌松组(Pn)、七氟烷维持不拮抗肌松组(Sc)和七氟烷维持拮抗肌松组(Sn).予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间断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Pc、Pn组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4~10 mg·kg-1·h-1,Sc、Sn组吸入1~1.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烷,应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个成串刺激中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术后Pc、Sc组自然恢复;Pn、Sn组TOFR恢复至0.7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20 μg/kg和阿托品10 μg/kg.监测TOFR由0.7恢复至0.9的时间、心动过缓及术后6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结果 Pc、Pn、Sc和Sn组TOFR由0.7恢复至0.9的时间分别为(13.3±4.5)、(2.9±0.9)、(16.6±5.3)和(4.2±2.1)min.Se组较Pc组显著延长(P<0.05),Pn、Sn组较Pc、Sc组显著缩短(P值均<0.01).各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各组间术后6和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小剂量新斯的明拮抗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效果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七氟烷维持麻醉时残余肌松的自然恢复慢,更应使用小剂量新斯的明拮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4表型与肝移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肝移植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患者术前的血清ApoE4和ApoE水平,根据ApoE4/ApoE的比值确定患者的ApoE表型,将其分为ApoE4组和非ApoE4组。术前、术后3和7d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共有40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其中ApoE4组13例(32.5%)。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包括自体血)、补液量(晶体和胶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术前,无肝期10、30、60min,新肝期10、30min及术毕,两组间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7dApoE4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26.0±2.0)和(25.6±2.3)分,非ApoE4组分别为(24.8±2.6)和(25.9±2.1)分,分别较同组术前的(29.0±0.7)和(28.5±0.8)分显著下降(P值均<0.05),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poE4组和非ApoE4组术后3d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53.8%和62.9%,术后7d分别为46.2%和4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移植患者ApoE4表型与POCD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锁骨内固定取出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组Ⅰ予颈深神经丛加颈浅神经丛阻滞;组Ⅱ予臂神经丛加颈浅神经丛阻滞;组Ⅲ予全身麻醉.结果:组Ⅰ、组Ⅱ神经阻滞效果的优良率为96.7%和93.3%,两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3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为90.0%、63.3%和76.7%,组Ⅰ优于组Ⅲ、组Ⅱ(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麻醉方法比较,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兼具术后镇痛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CPB)下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脑保护作 用。方法 择期CPB下CABG患者3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尼可地尔组(N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15例。N组麻醉前30min口服尼可地尔10 mg,C组麻醉前不给予尼可地尔。术前24 h (术前)、术后24 h行神经功能(MMSE)评分;并于麻醉诱导前(T1)、CPB后30 min(T2)、术后6 h(T3)、术 后24 h(T4)抽取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00β)浓度。结 果 两组术后24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术前、术后24 h MMSE评分差值N组高于C组。T2,3时 两组血清NSE浓度均高于T1,N组T2,3NSE浓度升高幅度低于C组。C组T2-4血清S100β浓度高于 T1,N组T4高于T1(P<0.05)。N组T2,3血清S100β浓度升高幅度低于C组(P<0.05或0.01)。结论 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对CPB下CABG患者术后脑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