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60侧成人半头颈标本的颈外动脉主要分支进行了测量与观察。为了颞浅动脉插管(造影或化疗)及血管吻合术的需要,进一步测量了颞浅动脉与颈外动脉、颞骨颧突部的两个角度以及颞浅动脉内壁的周长,并推算出其内径。旨在为临床应用及国人体质调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胎盘早剥是较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对母婴影响极大。围生期死亡率达 19%~ 87%。胎盘早剥往往病情急骤 ,进展快 ,如贻误诊断处理不及时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 DIC、肾衰、产后大出血等直接危及母亲生命。发生胎盘早剥时剖宫产及子宫切除的机会也增加 ,有的可高达 30 %~ 5 0 %。笔者就我院 1996~ 1999年发生的重度胎盘早剥 9例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2 2~ 36岁 ,平均 2 5岁 ;其中孕 2产 1者 4例 ,孕 2产 0者 2例 ,孕 1产 0者 3例 ;孕2 2周 1例 ,孕 32周 3例 ,孕 36周 1例 ,孕 39周 2例 ,孕 4 0周 1例 ,孕 4 2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右下腹痛3月,再发4 d"入院.患者自3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痛,在本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后行手术切除阑尾,术中发现阑尾轻度红肿,术后病理证实阑尾慢性炎症改变.术后第11天患者又出现右下腹痛,后反复多次发生,每次输液治疗后疼痛均能缓解.4 d前患者再次出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急诊拟"阑尾残柱炎"收入病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中1/3股二头肌腱和股薄肌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复合体(PLC)的技术及近期的疗效. 方法 本组21例,均为联合型的直向外侧+后外侧旋转>Ⅱ度不稳定,重建范围:胭肌腱、外侧副韧带、胭腓韧带.术中单独提取健侧或患侧股薄肌重建膕肌腱.切取股二头肌肌腱中1/3部,折叠后对折端拉入股骨外髁骨隧道固定,分出的前束重建外侧副韧带(LCL),后束重建胭腓韧带.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Lyshohn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43±2)分,术后半年为(90±3)分,有明显改进. 结论 PLC损伤可造成患肢功能受损,采用自体中1/3股二头肌腱和股薄肌修复重建韧带手术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5.
背景神经营养素-4(NT-4,Neurotrophin -4)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体中均起重要作用,不仅对某些特定亚群神经元的存活、增殖、分化及轴突可塑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对某些神经元的生存也是必需的.但这些资料大多来源于体外实验,其在体内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NT-4在体内的分布也少见报道,在高等灵长类猴脑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为探讨NT-4在成年灵长类动物猴脑的分布及为进一步研究NT-4与成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提供了有用的形态学依据.设计用PBS代替一抗的实验对照.地点和材料实验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动物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成年雄性恒河猴(体质量平均6 kg)7只.方法采用氯氨酮肌肉注射麻醉,Zamboin's液心脏灌注固定,取脑组织各部位行冷冻切片,厚25μm.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抗体为兔抗NT-4多克隆抗体.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于猴脑的不同部位观察NT-4-IR阳性物(呈棕色串珠状、丝状或颗粒状).对照实验用0.05 mol/L PBS代替一抗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T-4-IR(Neurotrophin -4 immunoreactive)分布于大脑皮层Ⅲ~V层的部分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白质内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小脑皮质及白质内的部分神经元;海马CA1、CA2、CA3区的部分神经元;此外豆状核、尾状核、脑桥核、前庭神经核、薄束核、契束核、副神经核等可见散在阳性反应细胞及交织成网的纤维.结论NT-4-IR广泛地分布于猴脑的多种组织和细胞,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可能的非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治疗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AP)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7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胰腺炎组(AP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每组24只.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3.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体重制备AP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前给予大承气汤按2 g/100 g体重剂量灌胃1次,AP组和SO组则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组于造模后3、6、12 h各处死8只大鼠并立即心脏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同时取6 h时间点各组大鼠距屈氏韧带10 cm空肠、末端回肠及乙状结肠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肠黏膜中5-HT_3、5-HT_4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造模后AP组和治疗组血清淀粉酶、5-HT水平均明显高于SO组(P<0.01),且每个时间点治疗组均较AP组显著降低(P<0.05);AP组和治疗组5-HT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②与SO组相比,AP组5-HT_3、5-HT_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空肠、末端回肠及乙状结肠均明显下降(P<0.01);与AP组比较,治疗组各部位5-HT_4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而5-HT_3 mRNA 及蛋白表达则未增加.结论 5-HT升高及其受体降低可能是AP发生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而大承气汤治疗的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5-HT_4表达以改善肠功能,可作为AP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 69例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仪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同时经胃管加用生大黄颗粒剂.于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检测血自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酶(AMS),并行APACHEⅡ评分;记录住院大数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第7天WBC、CRP、AMS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3.7)×109/L vs.(11.3±4.3)×109/L,(20.0±6.7)mg/L VS.(56.2±16.3)mg/L,(124.0±35.4)U/L vs.(256.0±67.6)U/L和(6.3±0.8)分vs.(8.6±1.1)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日少[(14.2±6.3)d vs.(11.2±4.4)d]、住院费用低(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颗粒剂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咽旁颞下窝肿瘤的外科治疗及局部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咽旁颞下窝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为咽旁颞下窝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利用9个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标本,对咽旁颞下窝相关解剖进行观察、摄像,同时结合7例临床咽旁颞下窝肿瘤患者,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行耳前、下颌下切口手术切除肿瘤。结果以翼外肌上下头为参照,其浅及深面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结论对于边界相对较清楚的咽旁颞下窝肿瘤,淖纯耳前、下颌下切口可完全顺利切除肿瘤。熟知咽旁颞下窝的解剖层次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神经营养素—4(NT—4,Neurotrophin -4)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体中均起重要作用,不仅对某些特定亚群神经元的存活、增殖、分化及轴突可塑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对某些神经元的生存也是必需的。但这些资料大多来源于体外实验,其在体内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NT—4在体内的分布也少见报道,在高等灵长类猴脑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为探讨NT—4在成年灵长类动物猴脑的分布及为进一步研究NT—4与成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提供了有用的形态学依据。设计:用PBS代替一抗的实验对照。地点和材料:实验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动物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成年雄性恒河猴(体质量平均6kg)7只。方法:采用氯氨酮肌肉注射麻醉,Zamboin’s液心脏灌注固定,取脑组织各部位行冷冻切片,厚25μm。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抗体为兔抗NT—4多克隆抗体。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于猴脑的不同部位观察NT—4—IR阳性物(呈棕色串珠状、丝状或颗粒状)。对照实验用0.05mol/L PBS代替一抗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T—4—IR(Neurotrophin -4 immunoreactive)分布于大脑皮层Ⅲ~Ⅴ层的部分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自质内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小脑皮质及自质内的部分神经元;海马CA1、CA2、CA3区的部分神经元;此外豆状核、尾状核、脑桥核、前庭神经核、薄束核、契束核、副神经核等可见散在阳性反应细胞及交织成网的纤维。结论:NT—4—IR广泛地分布于猴脑的多种组织和细胞,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可能的非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紫癜性肝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7岁,右上腹隐痛5月余,乏力,腹胀1月以“肝硬化伴腹水”于1991年5月16日入院。入院前半月因“腹水”当地B超诊断为“肝硬化”。既往无“肝病”及“肝病”家族史,无“胆囊炎”及“胃病”史,无“血液病”和“肾病”史,无损肝药物及输血史。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10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皮疹、出血点,无肝病容、肝掌、蜘蛛痣,巩膜微黄染,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6次/分,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