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切除对门脉高压症大鼠CD4、CD8和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大鼠脾次全切除术后CD4、CD8与脾功能的变化。 方法: 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共分5组:正常大鼠组、肝硬化(PHT)组、正常大鼠脾切除组、PHT全脾切除组、PHT脾次全切除组,每组10只。手术后第4周检测各组血常规、肝功能、tuftsin、CD4、CD8等指标。 结果:PHT高压症大鼠脾切除术后tuftsin水平[(171±21)ng/L vs (433±44) ng/L,P<0.01]、CD4/CD8(2.01±0.22 vs 1.12±0.12, P<0.01)均显著低于PHT组;PHT大鼠脾次全切除组tuftsin[(434±42)ng/L vs (171±21)ng/L, P<0.01]、CD4/CD8 (1.97±0.18 vs 1.12±0.12, P<0.01)显著高于PHT大鼠脾切除组。肝功能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PHT脾次全切组大鼠术后免疫和脾功能比PHT脾全切组大鼠明显改善,肝功能两者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胰腺外伤及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良性疾病,但由于胰腺外伤可出现胰管断裂、胰头部损毁、合并十二指肠及胆管的损伤等情况,重症胰腺炎可出现胰漏、假性囊肿、胆漏及胆道梗阻甚至肠瘘等远期并发症,往往也都需手术治疗阻。  相似文献   
3.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其并发症的处理。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罕见,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足够的经验。2011年10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该患者病程长达10年,患有3种不同的疾病,病程中发生肝动脉血栓,采用开腹手术和介入治疗最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5.
四例肝囊腺癌的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囊腺癌为较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文献报道术前几乎均误诊为肝囊肿或肝囊腺瘤。为探讨误诊原因,我们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体积肝移植早期肺组织内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全肝、50%及30%体积肝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0·5、2、6、24h处死大鼠,同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内iNOS的表达,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iNOS表达:假手术组mRNA没有或微弱表达,各肝移植组表达增高,全肝移植组和50%肝移植组的表达水平在移植后6h时点均明显高于30%肝移植组(P<0·05);iNOS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2)病理学检查: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肝移植组出现肺间质明显出血充血,肺泡间隔明显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以移植后2h时点最为明显。结论肝移植早期肺组织内存在iNOS表达升高,可能与肝移植后肺损伤的发生有关,其表达高低可能与移植肝脏体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特异性抗原(LSA)胸腺接种对移植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实验为同种肝移植:Ⅰ组为Wistar→Wistar同基因对照组;Ⅱ组为SD→Wistar急性排斥组;Ⅲ组为SD→Wistar术前1周供体肝特异性蛋白受体胸腺内注射处理组。观察手术后一般状态、生存时间、肝细胞凋亡及肝组织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的表达情况,确定移植后的受体的生存情况及机体的免疫状态。 结果: Ⅰ组大鼠术后一般状态好,均长期存活;Ⅱ组大鼠体重进行性减轻,术后9-13 d内全部死亡;Ⅲ组大鼠术后一般状态同Ⅰ组,明显好于Ⅱ组,存活率明显高于Ⅱ组;实验组各时段凋亡肝细胞数均与同时段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明显低于SD-Wistar急性排斥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肝中均未见LAT的表达。 结论: 移植前胸腺接种供体LSA对移植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42岁,上腹部隐痛4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乙肝小三阳",口服中药后腹痛减轻,当地医院复查B超示右肝实性低回声结节,转我科进一步治疗.人院后检查见HBsAg(+),WBC 3.81×109/L,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FP>300 ng/mL;肝脏CT示右肝靠近肝门处见一低密度肿块,大小约2.2 cm×2.1 cm.边界略不清,动脉期呈略强化,门脉期肿块强化减退,考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抑制肝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EGCG对HepG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利用体外厌氧培养技术,通过不同剂量的EGCG进行干预,检测肝癌细胞HIF-1α/VEGF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将肝癌细胞种植于裸鼠体内,观察EGCG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测定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体外试验显示EGCG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明显下调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而对HIF-1α基因转录影响不大;裸鼠体内试验中观察到EGCG对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达39.8%±5.1%。结论:EGCG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干预HIF-1α/VEGF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