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但膀胱同时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混合性癌罕见.我院自1979年至1989年间收治经病理证实混合性膀胱癌6例,现报告如下.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48岁~68岁.首发症状为尿路刺激症伴血尿4例,下腹部痛1例,无痛性血尿1例.2例曾患膀胱移行细胞癌施行过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分别于6个月、4年复发.膀胱镜检查3例肿瘤直径1.5cm~3.5cm呈广基浸润型,1例为(?)3cm溃疡型肿瘤,1例为多发性浸润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肾上腺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笔者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男性,67岁,因左侧腰部酸痛伴左上腹牵涉痛20余天,无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B型超声提示左肾上腺肿瘤,于1997年6月18日入湖州市南浔区练市医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1℃,心率80次/分,血压18.4/11.3 kPa(138/85 mmHg),精神较软弱,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脏、脾脏触诊无肿大,左侧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血电解质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及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受体途径综合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征(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及受体阻滞剂,再针对症状加钙离子阻滞剂、盐酸黄酮哌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对113例女性OAB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3例患者随访0.5~1.5年,平均1.0年;治愈78例(69%),好转27例(24%),无效10例(7%)。结论女性OAB患者采用多受体途径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受体阻断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不使用抗菌药物,分别选用M胆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及盐酸黄酮哌酯,或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113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113例患者中治愈78例(69%),好转27例(24%),无效8例(7%)。结论针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受体阻断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2~1997年共收治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49例,现将其诊治方法予以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年龄39~83岁,平均61.7岁。病程2周~20年,其中<6个月22例,6个月~1年9例,>1~5年8例,>5年10例。以排尿不畅就诊34例,反复尿路感染就诊15例。排除尿道狭窄、尿道外口异常及特异性感染(结核)等。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26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1例。尿潴留10例,剩余尿量达45~350 ml 39例,平均104ml。尿流率测定29例,最大尿流率(Qmax)3.4~18.0 ml/s,平均为10.3 ml/s。膀胱镜检查21例,膀胱颈口明显抬高19例,呈环状缩窄2例;并发大量小梁形成18例。IVP检查9例,双侧上尿路积水5例,单侧积水1例。逆行膀胱造影3例,示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膀胱测压4例,均在正常范围。所有病例B超均提示膀胱颈后唇有不同程度抬高并突向膀胱腔。肾功能不全6例。 1.2 治疗方法 对29例剩余尿量<100 ml、症状较轻、无上尿路积水者以哈乐、桑塔等α1-受体阻滞剂为主,辅以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20例症状较重、有上尿路积水者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BNR)(药物治疗无效改手术者1例)。对尿潴留患者先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口,同时辅以抗生素治疗,择期手术;对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下尿路引流,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后手术。手术在骶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膀胱截石位,采用F24电切镜,作5~7点位膀胱颈口切除,切除深度以6点位与膀胱三角区基本在同一平面为度,必要时用一食指经阴道伸于膀胱尿道后壁作引导,以确定切至适当深度。切除长度为近端尿道1cm,最长者达1.5 cm。对环状梗阻者则需做360°电切,其中6点位仍以与三角区持平为标准,在窥镜退至尿道时以颈口呈敞开状为宜。电凝止血后留置导尿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Ⅱ受体阻滞剂为主,另选用钙离子阻滞剂及盐酸黄酮哌酯,或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156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结果:156例患者中治愈102例(65.4%),好转54例(34.6%)。结论: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尿道平滑肌肿瘤罕见,属发生于尿道间叶组织的肿瘤。1982年6月至2004年8月,本科收治尿道平滑肌肿瘤1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例,其中男1例,女10例,年龄21~78岁,平均46岁;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8年;未婚女性2例,有多次妊娠史的中年妇女8例,老年男性1例。反复尿路刺激症状就诊8例;合并血尿6例;触及尿道口肿块10例;排尿困难6例;尿潴留1例。10例女性肿瘤均位于尿道外口,1例男性肿瘤位于前列腺部尿道。全部病人均行单纯肿瘤切除,肿瘤直径最小1cm、最大8cm。术后病理诊断,尿道平滑肌瘤10例,低度恶性平滑肌肉瘤1例。出院后随访3~16年,未发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腹横纹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24例。结果手术一般在15。30分钟内完成,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3-5天。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腹横纹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膀胱混合性癌临床上较少见。国内1984年沈志坚等曾报告5例。1985年张思孝也描述了7例膀胱混合性上皮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我院1981年4月~1988年10月曾收治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鳞状细胞癌,现报告如下。例1 男,57岁,反复尿频、急、痛伴排尿不畅3年,出现血尿1年6个月于1981年4月8日入院。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底部有3cm广基肿瘤呈溃疡型。行膀胱部份切除。病理诊断:膀胱鳞癌合并移行细胞癌。术后6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例2 男,66岁,4年前曾患膀胱癌在本院行膀胱部份切除及左侧输尿管再植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因再次发现血尿伴尿痛于1983年8月20日入院。膀胱镇检查发现膀胱底部有3cm广基肿瘤,其表面附着钙盐结晶。行膀胱部分切除。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合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后类固醇性白内障一例王荣江,方依福,程一宁,王伟高患者,女,42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1992年6月行肾移植术,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无尿,经维持血液透析,环孢素A剂量3~3.5m8/(kg.d),强的松起始剂量60mg/d,逐渐减至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