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应用数字技术制作薄层扫描法色谱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层扫描法是薄层色谱技术与光密度计和计算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应用薄层扫描法可对复杂的样品进行分离和测定,它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在医药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还可测试蛋白质、DNA、酶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湿法脱酸过程中脱酸浆液状况对湿法脱酸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着重研究了吸收浆液pH和盐浓度对脱酸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纯水作为吸收剂时,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SO2的脱除效率增加,而HC1的脱除效率略有降低.提高吸收浆液的pH可显著提高脱硫效率,液气比为8 L/m3,SO2和HC1的浓度为600 mg/m3和1200 mg/m3,脱酸剂pH=9时的脱硫效率比pH=7时提高60.5%;在SO2和HC1的浓度为1600 mg/m3和400 mg/m3,脱酸剂pH=9时的脱硫效率比pH=7时提高42.6%.增加吸收浆液的盐浓度使得SO2和HC1的脱除效率均有所降低,在液气比为4 L/m3,pH=6.5,SO2和HCl的浓度为400 mg/m3和800mg/m3时,盐的浓度从5%增加至7%时,脱硫效率下降25.2%,脱氯效率下降1.4%.相同的浆液盐浓度时,随着液气比的增加,SO2和HCl的脱除效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4.
色谱指纹谱技术在甘肃道地药材大黄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荣  张强  贾正平  樊俊杰  徐丽婷  谢华 《中药材》2003,26(7):484-486
目的:建立甘肃道地药材大黄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以用于药材鉴定。方法:采用RP—HPLC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离分析,建立甘肃道地药材大黄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0.5%乙酸水溶液作为洗脱液;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HPLC-DFPS(HPLC-Digitized Finger Print Spectrum),提供了稳定可控的药材指纹谱图,以及通过与标准药材比较探求了道地药材中用以鉴定的特征峰群。结论:利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分析鉴定甘肃道地药材大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该病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描述临床药师对1例实行脾切除术丙肝肝硬化患者,术后出现胃漏导致腹腔感染的药物治疗实施药学监护的全过程。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救治,对该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先后选择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革兰阴性菌;据药敏试验,选择万古霉素抗肠球菌;头孢他啶联合米诺环素抗多药耐药的嗜麦芽寡食单胞菌。药师结合患者肝功能变化和病情,先后选择了3种保肝药,即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解毒、抗氧化,异甘草酸镁抗炎、降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胆红素。结果:临床医师采纳,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对于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患者,临床药师要重点关注抗感染药物、保肝药物以及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合理使用,以便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的肝脏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岗位分级制度及相应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具体办法,明确临床药师工作职责,满足医院对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培养临床药师工作实践,对岗位级别、职责要求、带教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总结。结果初步建立了适应临床药师实际工作、满足临床需求的岗位分级制度体系及相应的培养模式,以期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结论制定合理可行的临床药师岗位制度和培养模式,有助于临床药师工作有序开展,为医生、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作用,皮肤科常选用于治疗湿疹、药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本文报道2例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后导致严重过敏反应案例,希望能够提醒临床用药时密切监护该药物的此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不同储存条件血清丙戊酸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  王荣  贾正平  徐丽婷 《医药导报》2008,27(10):1179-1180
目的 考察不同储存条件对血清丙戊酸浓度的影响, 并对丙戊酸稳定性进行考察. 方法 利用荧光偏正免疫分析仪(TDXFLX)对不同储存条件下的丙戊酸患者血清进行测定. 结果 血清在-30, -80 ℃储存24, 48 h, 与0 h(室温)比较, 血清丙戊酸浓度变化较大, 样品在-80 ℃冰箱储存较-30 ℃冰箱储存血药浓度稳定. 患者丙戊酸血样在-80 ℃冰箱储存达120 h后, 与0 h比较变异系数<15%. 结论 该 方法 操作简便, 快速, 结果 可靠, 可为临床患者血样监测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复方熊果苷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将制备的复方熊果苷霜制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考察其对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乳剂配制方法制成硅油基质型乳膏,用于治疗黄褐斑,并以2%氢醌霜作为对照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79.3%,对照组总有效率65.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工艺简便,治疗黄褐斑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