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证实的43个乳腺炎性病灶,定性分析其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其符合的造影预测模型,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炎性病变符合乳腺造影恶性预测模型,主要表现为快进、非向心性、不均匀性高增强,增强后病灶变大等恶性病变的特点,与乳腺癌极为相似,其中以化脓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及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病理类型多见。结论 乳腺炎性病变病理特征复杂多变,超声造影后仍易误诊为乳腺癌,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多种影像学诊断技术综合判断,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2.
严万能  马海洁  乐婷  陈冬冬  李世波  张国强  王婕 《浙江医学》2021,43(11):1149-1154,1159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THFD2)对人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epG2和SMMC-7721细胞随机分为siMTHFD2#1组、siMTHFD2#2组和siCtrl组3组,分别转染MTHFD2-siRNA#1、MTHFD2-siRNA#2及Ctrl-siRNA。通过siRNA技术构建MTHFD2和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Puma)敲低的HCC细胞模型,分为siMTHFD2+siPuma组(共转染MTHFD2-siRNA和Puma-siRNA)、siMTHFD2组(转染MTHFD2-siRNA)、siPuma组(转染Puma-siRNA)、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剂Ctrl-siRNA)。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敲低MTHFD2表达后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通过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进一步分析MTHFD2和Puma共敲减后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siMTHFD2#1组和siMTHFD2#2组的MTHFD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siCtrl组(均P<0.01)。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siMTHFD2#1组和siMTHFD2#2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siCtrl组(均P<0.01)。与siCtrl组比较,siMTHFD2#1组和siMTHFD2#2组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CleavedCaspase7/ProCaspase7比值均明显升高,siMTHFD2#1组和siMTHFD2#2组SMMC-7721细胞的CleavedPARP/ProPARP比值明显升高(均P<0.05)。与siCtrl组比较,SMMC-7721细胞siMTHFD2#1组和siMTHFD2#2组中Pum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3组Bim、Bid、Bad、Bik、Bak、Bax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96h的时间点,siMTHFD2组OD值低于siNC组,而siMTHFD2+siPuma组的OD值则明显高于siMTHFD2组(均P<0.01)。siMTHFD2组凋亡率高于siNC组,siMTHFD2+siPuma组则明显低于siMTHFD2组(均P<0.01)。结论抑制MTHFD2的表达能够诱导人HCC细胞发生凋亡,是通过上调Puma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 ~2014年5月和2015年3月 ~2016年3月所收治的癌痛患者各50例,记为A、B两组.对A组患者不合理使用麻醉镇痛药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改进措施于B组患者中施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麻醉镇痛药治疗后,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乐婷 《中原医刊》2011,(22):121-12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32例肾结石患者,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结果32例患者中27例1期取净结石,3例1周后2期取净结石,2例肾盏内残留小块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器械的术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耳聋患者听力、血糖及血清visfatin与ENA-7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耳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均予降糖、改善耳蜗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应用巴曲酶注射液,静脉滴注,10 BU/次,2天1次,连续治疗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20 mg/次,2天1次,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空腹血糖与纯音听阈值、治疗前后的血清visfatin与ENA-78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并分析纯音听阈值与血清visfatin与ENA-78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2.34%)(P<0.05)。两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相当(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低血糖事件。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的纯音听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8 d、10 d的纯音听阈值分别为(52.60±3.11)dB、(48.42±2.02)dB,低于对照组(55.71±3.32)dB、(52.61±2.97)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血清visfatin与ENA-78、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纯音听阈值与血清visfatin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5,P<0.001),与血清ENA-78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2,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耳聋可发挥协同作用,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并下调血清visfatin、ENA-78,促进患者听力的恢复,疗效优于单一巴曲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周血颗粒蛋白前体(PGRN)、血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联合检测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至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38例COPD患者为COPD组,20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外周血PGRN及AGR检查;分析PGRN联合AGR在评估AECOPD中的价值。 结果AECOPD组患者PGRN、球蛋白水平高于COPD组(P<0.05);白蛋白及AGRAECOPD组患者低于COPD组(P<0.05);两组间PGRN、血白蛋白、球蛋白及AG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GRN评估AECOPD的阳性为3.75,阴性为0.41,敏感度为66.00%、特异性为82.40%,Kappa值为48.60%;AGR评估AECOPD的阳性为3.02,阴性为0.53,敏感度为57.10%、特异性为81.10%,Kappa值为39.20%;外周血PGRN联合AGR评估AECOPD的阳性为21.05,阴性为0.21,敏感度为80.00%、特异性为92.20%,Kappa值为78.10,外周血PGRN联合AGR评估AECOPD高于外周血PGRN、AGR(P<0.05)。 结论外周血PGRN联合AGR评估AECOPD具较高敏感度及特异性,对评估AECOPD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鸿  乐婷  张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29-530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3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13例为结石复发残留或胆囊胆管残留,1例为胆总管狭窄,均行手术治愈;5例胆管炎伴或不伴黄疸,持续腹泻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缓解。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术中规范操作,是减少术后症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占脑卒中总的发病率80%左右[1],可造成患者出现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一直是当今医学界的热点之一。A IS可造成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破坏、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脑组织的二次损伤。研究表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s)有密切关系[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在脑梗死大鼠中的表达和丁苯酞干预在氧化应激损伤中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1 d组、3 d组和7 d组,每亚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治疗组在动物苏醒后以丁苯酞植物油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法给予等量植物油灌胃。每只大鼠在术后3h和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脑红蛋白(NGB)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模型组和治疗组术后3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处死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GB mRNA和免疫组化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各时间点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治疗组较模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OD活性和MDA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SOD活性假手术组较治疗组、治疗组较模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假手术组较治疗组、治疗组较模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促进脑缺血大鼠脑红蛋白表达,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法分两组,奇数为对照组70例,偶数为观察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情况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指数(BI)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情况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B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