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在不同时间点予以无热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后脑内 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特异性伴侣1(β1,3-galactosyl transferase specific chaperone 1, C1GALT1C1)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50 只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5 组, 每组10 只。1 组是作为对照的假手术组,线栓插入深度为1 cm;其余4 组为实验组(分别为模型1 d 组、USW1 d 组、 模型3 d 组、USW3 d 组),线栓插入深度为18 mm,2 h 后予以再灌注。4 个实验组中,每组随机选取5 只大鼠行盐酸 2,3,5-三苯基四氮(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其余5 只大鼠行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PCR检测, 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值和缺血侧大脑中CoQ10 和C1GALT1C1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TTC染色后所 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值中,假手术组未见脑梗死,比值为0;实验组随着病程延长和USW治疗呈下降趋势,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PCR 检测显示:假手术组CoQ10 相对表达量最高,但实验组 CoQ10 相对表达量随着病程延长和USW治疗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C1GALT1C1 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但实验组C1GALT1C1 的相对表达量随着病程延长和USW治疗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5)。结论: 无热量USW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能通过上调CoQ10 表达及下调C1GALT1C1 表达 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ing assessment tool-10,EAT-10)中文版在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后住院患者180例,采用EAT-10中文版量表进行筛查评估,并用吞咽障碍的诊断金标准--视频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 study,VFSS)为效标进行检验。结果:180名入选患者中有130名问卷合格并顺利行VFS检查,EAT-10中文版总量表Cronbach’s α=0.845,各条目与总分均存在相关,相关系数最低的为条目2(r=0.271),相关系数最高的为条目3(r=0.772),重测信度均为0.7以上,重测信度符合要求。经调查员一致性信度检验,条目2有一位调查员的结果是恒定值,量表其余9个条目的一致相关系数均>0.7,各亚项和总分均值间一致性较高。分别对EAT-10分界值3,2,1进行效度检验,发现分界值1为最理想分界值,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判断吞咽障碍的灵敏度为77.9%,特异度为66.1%,阳性预测值71.6%,阴性预测值73.2%,阳性似然比2.30,阴性似然比0.33。结论:EAT-10中文版仅适用于已有饮水和进食经历的患者,EAT-10中文版对评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当分界值为1,EAT-10总分≥1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佳,能够较好地预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吞咽能力受损、渗透和误吸。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中文版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口咽期吞咽障碍(OD)筛查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方法 采用EAT-10中文版对130名急性期脑卒中后住院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筛查当天行视频透视检查(VFS),选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调整分界值,用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筛查效果评价。 结果 根据ROC曲线调查分界值,分界值选1时,EAT-10中文版的敏感度较高(77.9%)、阴性预测值也较高(73.2%),特异度为66.1%,Youden指数0.46,阳性预测值71.6%,阳性似然比2.30,阴性似然比0.33。EAT-10中文版重测信度均0.7以上,不同调查员信度较好,显示条目2有1位调查员的结果是恒定值。量表其余9个条目的一致相关系数均>0.7,各亚项和总分均值间一致性较高。 结论 EAT-10中文版重测信度和不同调查员信度较好,分界值选1为最理想分界值,EAT-10中文版得分≥1时判断吞咽异常有较高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推荐作为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5.
对2例运动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儿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儿临床康复出院,可独立进食、洗漱、修饰、穿衣裤、阅读,独立完成翻身、坐起,其中1例在家人帮助下站立。提出损伤后早期康复教育、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是确保患儿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科脊髓损伤患儿2例,均为5岁女性患儿,因练习舞蹈做下腰动作时不慎摔伤致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1h及10h入院,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0级,腹股沟平面以下痛觉消失,肛门括约肌反射及球海绵体反射弱;ADL 10分;X线及CT检查无骨折脱位;诊断为脊髓损伤(不完全性),ASIA分级B级.2例患者均于伤后第5天转到康复科行综合康复治疗,予以患者及家人脊髓损伤的康复宣传教育、良肢位训练(佩戴足踝矫形器)、关节被动活动、体位变换、早期坐起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肛门括约肌训练、间歇清洁导尿(病例2由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及家属不理解和接受未行间歇清洁导尿,一直留置尿管)、双上下肢、腹肌以及腰背肌肌力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长坐位以及端坐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练习自理活动,如进食、穿衣裤)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发现给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可抑制高尔基体应激的重要参与分子——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酶1(secretory pathway Ca2+-ATPase 1,SPCA1)表达的下降,减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破坏和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旨在从细胞水平探讨USW对小鼠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及SP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2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OGD/R)组、USW组。Con组细胞正常培养,OGD/R组给予OGD/R处理,USW组给予OGD/R后用USW进行处理。在倒置光学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性,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CA1的表达。结果:Con组细胞多数呈梭形,轮廓清晰,贴壁良好;OGD/R组细胞皱缩,轮廓模糊,贴壁性变差,出现较多悬浮死细胞;与...  相似文献   
8.
对2例运动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儿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儿临床康复出院,可独立进食、洗漱、修饰、穿衣裤、阅读,独立完成翻身、坐起,其中1例在家人帮助下站立。提出损伤后早期康复教育、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是确保患儿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无热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脑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分泌途径衍生钙离子转运ATP酶(Secretory-pathway Ca2+-ATPase,SPCA)1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只SD大鼠,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36只)、超短波组(36只)。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组和超短波组大鼠进行造模处理,假手术组大鼠处理同模型组和超短波组,但不插入线栓。模型组按照再灌注时间分为模型1d组(12只)、模型3d组(12只)、模型7d组(12只),超短波治疗组分为超短波1d组(12只)、超短波3d组(12只)、超短波7d组(12只)。各亚组分别于造模后1d、3d、7d处死取标本。用红四氮唑染色法观察并计算每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患侧海马SPCA1蛋白变化。 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切片均红染,未见梗死灶。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和超短波组大鼠脑缺血区域出现白色梗死灶,随着时间延长,脑梗死体积均减小。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超短波组脑梗死体积均较小(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除超短波7d组外,各组大鼠SPCA1均降低 (P<0.05)。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和超短波组大鼠SPCA1增加(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超短波1d组大鼠SPCA1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短波3d组、超短波7d组大鼠SPCA1较模型组3d组、模型组7d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热量超短波治疗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SPCA1表达水平下调,从而减轻了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模型中的表达以及观察局部瘢痕愈合的情况,探讨脉冲超声波治疗对韧带损伤愈合的作用。 方法选择18只Sprague-Dawley大鼠,行内侧副韧带切断术,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0.5 W/cm2超声组和1.0 W/cm2超声组。对照组不予以治疗,0.5 W/cm2超声组和1.0 W/cm2超声组依次予以每天10 min相应强度的脉冲超声波治疗,治疗8 d后处死各组大鼠。大体观察各组大鼠局部韧带愈合的情况后,取内侧副韧带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Van Gieson(VG)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排列情况及TGF-β1表达强度。 结果①肉眼观察:断裂的内侧副韧带均以瘢痕组织形式愈合,与对照组比较,2个超声组的瘢痕组织明显增大。②HE染色以及VG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对照组中炎症细胞以及新生血管数较2个超声组少,并且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较0.5 W/cm2超声组、1.0 W/cm2超声组紊乱。③0.5 W/cm2超声组、1.0 W/cm2超声组的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W/cm2超声组的TGF-β1表达较0.5 W/cm2超声组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脉冲超声波治疗韧带损伤,可使局部瘢痕组织增生,炎症反应增强,胶原纤维排列规则,从而改善近期软组织愈合,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②软组织损伤后,脉冲超声波治疗可以促进TGF-β1表达增加;并且治疗强度增大,TGF-β1表达增强。③脉冲超声波治疗可能通过促进TGF-β1表达而促进软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