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和深圳两地的眼科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现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对广州和深圳的311名眼科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35岁以下者在生理领域(F=5.265,P<0.01)和心理领域(F=3.191,P<0.01)的得分高于36岁以上者;工龄10 a以下者在生理领域的得分高于11 a以上工龄者(F=4.093,P<0.01)。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历者在环境领域的得分较高。结论年龄、工龄、职称和学历都与眼科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经脐减孔与常规腹腔镜技术在治疗直肠上段癌和乙状结肠癌方面的治疗效果,探讨减孔腹腔镜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本院及其他中心收治直肠上段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9例,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短期治疗效果及术后肿瘤指标,结合VAS疼痛评分,评价该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在基线资料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肿瘤距肛门距离、肿瘤长泾、淋巴结转移个数及清除淋巴结的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切口总长度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3天、5天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腹腔出血1例,尿潴留1例。结论减孔腹腔镜技术安全有效,在术后短期恢复及肿瘤根治效果方面与常规腹腔镜技术疗效相似,但同时具有美容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疼痛减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研究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7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比较不同时期的手术方法选择,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残石率、术后效果,以及急诊和择期切肝手术的差异。结果〓近10年左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切除率由10年前的21.9%升至87.0% (P=0.009),而且规则性左半肝切除率也由10年前0.0%增至54.3%(P<0.001)。切肝患者的术后残石率为12.8%,显著低于非切肝患者的67.7%(P=0.013),而且规则左半肝切除更能减少术后的残石率,由22.2%降至4.0%(P=0.026)。急诊切肝手术不仅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6.5%,显著高于择期切肝的25.0%(P=0.036),术后残石率急诊切肝患者较择期切肝者显著升高(17.4% vs 8.3%, P=0.043)。结论〓左外叶肝切除以及规则性左半肝切除已是基层医院可以安全完成的手术。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效果优于非肝切除手术,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优于肝左外叶切除,急诊切肝风险大且效果不佳,应尽可能避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与五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上段癌和乙状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本课题组(3家医院)手术治疗的64例直肠上段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减孔腹腔镜手术治疗32例(减孔组)、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治疗32例(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术中术后指标、VAS评分采用(x珋±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中转开腹率、并发症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减孔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值均小于传统组(P0.05);减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P0.05);两组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切除病灶直径、清扫淋巴结数目、下切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减孔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传统组(P0.05);减孔组的中转开腹率、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感染发生率与传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孔腹腔镜手术较五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上段癌和乙状结肠癌效果相当,更显著的减少出血量、创伤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90例患者按炎症程度分为轻、中、重3型,设50例患者(无肝胆疾病)为对照组,针对4项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浆白蛋白(ALB)与对照组两两比较统计学处理,应用t检验。结果轻型胆囊炎ALT、TBIL、AST、ALB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型胆囊炎ALT、TBIL、AS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LB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症程度与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保肝、消炎、尽早手术切除胆囊是肝功能恢复的较好方法。术前可通过肝功能损害程度作为判断炎症程度参考因素之一,以判断病情,预测后果,评估手术方案及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肿瘤患者慢性小型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有慢性小型伤口的肿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肿瘤患者慢性小型伤口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伤口湿性环境愈合原理对患者进行换药。统计两组患者伤口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伤口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愈合时间分别为(14.56±6.77)次、(890.52±603.74)元、(54.54±26.70)天,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8.33±2.96)次、(184.53±124.25)元、(25.32±5.91)天,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运用,能减少肿瘤患者慢性小伤口换药次数,降低住院期间换药费用,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肿瘤患者慢性小伤口治愈率,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在肿瘤患者慢性小型伤口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差异,寻求更优手术方法。方法80例胃癌行经腹根治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5%较传统组患者30.0%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随机分为PPH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40例。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止痛药、术后并发症采用率表示,卡方检验;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采用x珋±s表示,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PPH手术组为(11.3±4.5)min,传统手术组为(45.3±6.6)min(t=11.8,P<0.05);住院天数:PPH手术组(3.4±1.5)d,传统手术组为(8.2±1.5)d(t=9.6,P<0.05),PPH手术组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PPH手术组患者痊愈的26例(65.0%),有效14例(35.0%),无效0例;传统手术组患者治疗痊愈的13例(32.5%),有效19例(47.5%),无效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PPH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的2例,术后尿滞留患者3例,无感染患者;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的26例,切口感染的4例,术后尿滞留的患者9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手术治疗方法完全可以代替传统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成为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最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查房模式,干预组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护士综合能力水平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导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减重代谢外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其治疗代谢相关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广泛认可。但患者术后复胖, 进而导致代谢相关疾病复发和生活质量下降是常见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目前不同减重中心对术后复胖的定义各不相同, 不同医学中心减重术后患者复胖的发生率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减重术后复胖的病因包括不规范手术、遗传、心理和个人行为等多个方面。术后复胖的治疗主要包括四种方案, 即饮食控制、加强运动、药物治疗和修正手术治疗。但学术界对于复胖选择强化体重管理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 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 GLP-1RA)还是修正手术, 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