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通过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结合cDNA microarray技术,筛查宫颈癌细胞可能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MoFlo XDP型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纯化细胞膜表面表达CD38和不表达CD38的宫颈癌细胞,利用RNAlater技术得到cDNA microarray实验所需RNA,然后进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利用MoFlo XDP型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可以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CD38阳性表达宫颈癌细胞。结论:cDNA microarray分析发现了RORA、PLIN4、AUTS2、IFITM1等宫颈癌细胞潜在分子标志物,为宫颈癌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后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影响及对缺血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沙鼠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 ,光镜观察缺血再灌后神经细胞损伤情况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缺血后不同时期额叶HSP70蛋白表达。结果 :沙鼠脑缺血后HSP70蛋白仅在再灌后 1d有少量表达 (P <0 .0 1) ;缺血神经细胞在再灌后第 7d大多出现损伤改变 ;热休克预处理能增加沙鼠脑缺血再灌后各期HSP70蛋白表达 (P <0 .0 1) ,明显减轻缺血神经细胞损伤 (P <0 .0 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能通过增加HSP70蛋白表达 ,减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术式选择以及疗效。方法舌咽神经痛患者74例,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乙状窦后入路进行舌咽神经切断术(即R术或MVD联合R术)治疗。均随访5a,并系统统计分析住院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74例舌咽神经痛患者中,行MVD术14例,R术38例,R术联合MVD术22例。术后完全缓解69例,部分缓解5例。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随访5a,手术后69例疼痛完全缓解者,术后1a复发1例,5例部分缓解者3例术后1a内疼痛消失,2例通过药物可控制症状。结论 MVD、MVD联合舌咽神经切断术与舌咽神经切断术都属于安全有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则依手术时有无压迫责任血管及其压迫的方式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06年1月-2013年06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HFS病例92例,现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6个月至7年随访,抽搐完全消失77例,术后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6例,手术无效2例,无复发。并发症主要包括听力障碍5例,面瘫13例,耳鸣4例,声音嘶哑1例,脑脊液漏2例,无死亡和致残病例发生。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桥小脑角区局部解剖知识、术中面神经根部的显露、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减压棉片的大小及放置的位置等是确保手术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社区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方法:在干预社区采用强化以脑血管病为主的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管理高血压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监测脑血管病发病病例;在监测社区仅监测脑血管病的发病病例。结果:10例内监测社区平均年发病率为231.8/10万,干预社区为172.1/10万。10年内干预社区脑血管病发病率比对照社区下降26%;在干预社区内,2000年比1991年脑血管病下降65%;在监测社,2000年比1991年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33%。结论:本次为期10年的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表明可明显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抑制消减杂交(SSH)与基因芯片技术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因其快速、高效等特点而得以广泛应用。SSH或基因芯片技术单独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不足,但若将两种技术结合,则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能最大限度弥补其不足,从而成为较为理想的克隆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基因C7673T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130例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apoB基因C7673T多态;并用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apoB100及apoAI 浓度.结果:(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apoB基因C7673T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8和0.040,脑出血患者组apoB基因C7673T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脑出血组apoB基因C7673T多态T/C基因型较C/C基因型的TC和LDL-C显著增高,而HDL-C显著降低(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poB基因C7673T多态可能与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有关,且可能通过改变血脂水平影响脑出血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民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10年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沙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方法:在“八五”、“九五”期间,在长沙市开福区5万自然人群中进行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的动态研究。结果:SBP,DBP,T—ch,HDL-ch,GLU和BMI水平10年间整体上有上升,2000年显著高于l992年(P<0.01)。TG水平10年间有下降;10年间男性吸烟率和饮酒率有上升,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及死去率(标化率)整体上在下降,2000年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标化率)及死亡率(粗率及标化率)显著低于1999年(P<0.05—0.01)。结论:长沙市居民脑卒中的某些危险因素水平仍在上升,社区综合性脑卒中防治仍是降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RRC4(leucine-rich repeats containing 4)通过SDF-1 α/CXCR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α/CXC receptor 4)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LRRC4基因转入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分别通过RT-PCR实验、黏附实验、侵袭实验、细胞运动试验、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实验,研究SDF-1α干预前后LRRC4对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将LRRC4基因转入脑胶质瘤细胞U251,通过RT-PCR实验发现CXCR4的表达下调.用CXCR4的特异配体SDF-1α干预后,肿瘤黏附内皮实验、侵袭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划痕标记染料示踪实验表明脑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增强,LRRC4可以抑制细胞的这种侵袭迁移能力.SDF-1 α能够改善细胞间的通讯能力,LRRC4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通讯能力.结论:SDF-1 α/CXCR4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运动迁移能力,LRRC4基因可以通过调控SDF-1α/CXCR4生物学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多靶点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了 5 6例患者 ,同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的、只行内科治疗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6 0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78.5 7% )及BarthelIndexes (BI) (83.94± 16 .2 7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且其病死率 (16 .0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微创多靶点引流清除血肿术是一种抢救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