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Transcutaneous ultrasound of the cervical esophagus was performed in 46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in 35 controls. The former had 24 upper segmental lesions and 22 lower segmental lesions. The level of the sternoclavicular joint was used to divide the esophagus into the upper segmental (USE) and lower segmental esophagus (LSE). The anterior esophageal wall thickness and luminal dimension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phonation. The mean wall thickness in the controls was 1.8 mm before phonation and 2.1 mm after phonation,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test,P<0.05). The mean wall thickness in the USE carcinoma group was 4.3 mm and 4.4 mm before and after phonation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is and USE carcinoma groups (t test, P<0.05).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which was calculated as the product of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diameters, averaged 28 mm~2 before phonation in the controls and increased to 44 mm~2 after phonation (t test, P  相似文献   
2.
3.
恶性肿瘤是一类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应用微泡的声孔效应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摄取以增加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达到增敏化疗的目的,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之一。超声联合微泡可增加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细胞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缩小肿瘤体积,改善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本文拟从超声联合微泡增敏肿瘤化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文  陈敏华  张晖  严昆  杨薇  王艳滨 《中国肿瘤》2006,15(10):698-700
[目的]探讨肉瘤肝转移癌进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RFA治疗肉瘤肝转移12例共59个瘤灶.平均大小2.5cm。[结果]12例59个病灶肿瘤灭活率为96.6%(57/59);肿瘤局部复发率为8.5%(5/59);随访6~49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是肉瘤肝转移较为适宜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161名确诊结直肠癌且超声检查(Ultrasound,US)检出肝占位者行CEUS检查,造影前未治疗106例(未化疗组),造影前1个月内接受化疗者55例(化疗组);112例(未化疗组71例,化疗组41例)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49例根据临床资料及CT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常规超声声像图、CEUS检出病灶数目、灌注过程的差别.31例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ye,TIC)分析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结果 161例患者193个重点观察病灶中(未化疗组128灶,化疗组65灶),US检查边界不清的病灶在未化疗组45.3%(58/128),化疗组72.3%(47/6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未化疗组37例患者CEUS较US多检出52个新灶.化疗组32例较US多检出71个新灶.化疗组病灶CEUS灌注特征有六种:1.快速环状强化快速廓清,47.7%(31个灶);2.快速团状强化快速廓清,13.8%(9个灶),3.轻度增强快速廓清,16.9%(11个灶);4.延迟增强或与肝同步,明显退出,3.1%(2个灶);5.延迟增强或与肝同步,轻度退出或未廓清,9.1%(6个灶);6.无增强,9.1%(6个灶).TIC分析表明两组病灶达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等参数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提高肝转移癌化疗后病灶的检出率,根据其灌注特征将有助于临床判断对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136例347个病灶.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99例,乳腺癌17例,肺癌12例,其他8例.病灶最大径1.4~7.7 cm.首次射频治疗前57例为单发病灶,≥3个病灶者42例.所有患者射频治疗后1个月均行增强CT检查判断病灶灭活状况,并随访患者生存期,随访时间为3~51个月.结果治疗后24 h或1个月增强CT检查,肿瘤灭活率为95.1%.经随访共有39个病灶(11.2%)在2~19个月局部复发增大.RFA治疗后局部灭活率及复发率与病灶大小有密切关系.55例(40.4%)在RFA后1~16个月内肝脏其他部位出现新生转移灶,初次RFA治疗时病灶越少肝内出现新生转移灶的比例越小,而与RFA治疗前病灶大小无关.本组病例平均生存期为(26.22±1.85)个月.1年生存率80.3%,2年生存率43.8%,3年生存率28.8%.RFA治疗后复发未再行治疗与复发后RFA治疗1~2次患者的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复发后再次治疗3~4次者无明显差异.发生较严重并发症3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超声引导RFA治疗肝脏转移癌局部灭活率高,并发症较少,可有效延长生存期;对单发病灶疗效显著,对再发或复发病例可随肿瘤的复发转移多次治疗,显示了RFA治疗肝转移癌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后肝脓肿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6月接受RFA治疗的1 643例肝癌患者的资料,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HCC)942例、胆管细胞癌(CCC)31例、转移性肝癌(MLC)67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发生率为0.79%(13/1 643)。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手术史及肿瘤位置与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手术史及肿瘤位置为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史、手术史、肿瘤位置是影响肝癌RFA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定量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及匹配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注射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脏实质的灌注规律,及探讨对肝硬化定量诊断的意义.方法对38例经手术或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硬化的患者入选本研究,10例无任何肝脏病史和肝病临床表现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及CnTI,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注射方法分2种:11例肝硬化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者采用慢注法,余27例肝硬化患者和2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团注法.结果慢注法11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显影时间与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较正常对照者延长,分别为(39.36±11.89)s比(30.00±6.76)s,(60.91±15.67)s比(41.13±6.49)s,P<0.05;肝动脉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门静脉达峰值时间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慢注法相比,团注法的各个时相对照者与肝硬化患者均明显缩短.团注法时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较对照者延长;2种方法比较,团注法更加敏感.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硬化定量诊断,其中团注法较慢注法更有利于判断肝硬化时相.  相似文献   
9.
超声对肠梗阻病因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资料与方法1985~1997年3月,经本院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或临床随诊证实的肠梗阻83例为本文对象。仪器用EUB-40、Aloka-620、Aloka-2000、Acuson128XP10m,3.5~5.0MHz线阵或凸阵探头。扫查方法:(1)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肺周及肺内实性病灶的彩色信号和多普勒频谱分析,比较良恶性病变的不同表现,探讨彩超在鉴别肺实性病变良恶性方面的价值和方法。资料和方法:1997年3月~2000年12月,经X线或CT定位,B超及彩超共观察肺实性病变107例,其中彩超观察满意的101例为本文研究对象,包括良性38例,恶性63例。有95例经病理证实,包括手术病理17例,穿刺病理68例,支气管镜检8例,痰检2例;另6例炎性病变抗炎治疗后CT证实病灶消失。结果: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血流检出率分别为82%和59%,有显著性差异。良性病变动脉峰值流速39.4±28.0cm?s,阻力指数0.71±0.32;恶性病变分别为20.5±20.0cm?s,0.36±0.31。结论:彩超能很好显示肺实性病变内血流状况,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