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原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表型特征,为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Am sterdam标准的8个家系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与随机抽调我院40例确切无家族史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A组平均46岁,B组62.6岁,平均提前16.6年;<50岁者:A组73%(27/37),B组30%(12/40),两组比较P<0.01;第1、2、3代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2、46.9、34.6岁,逐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发病部位:右半结肠A组73.2%(30/41),B组39.0%(16/41),两组比较P<0.05。③同时、异时多发大肠癌:A组8.1%(3/37),B组2.5%(1/40)。④大肠外癌:A组17.1%(7/41),B组0,两组比较P<0.05。⑤合并腺瘤:A组0,B组22.5%(9/40),两组比较P<0.05。⑥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A组69.7%(23/33),B组40%(1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原地区HNPCC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国际遴选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人际沟通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善于创造条件 ,实现自我的价值 ,优质地服务于社会 ,一句话 :要学会做人。有鉴于此 ,就要求使受教育者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 ,有健康体魄 ,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施行素质教育 ,首先得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为此 ,要求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观 ,特别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人才观 ,同时具有较高的教学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 ,积极推动教学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甲蓝法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ALN)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 ,为乳腺癌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T1 2 N0 M0 、个别T3N0 M0 g乳腺癌患者 64例 ,1%亚甲蓝 2ml(总剂量 )四点法注射于肿瘤覆盖皮肤之皮内 ,5分钟后进行淋巴结活检 ,随后行不同方式根除术。所有前哨淋巴结 (SLN )术中冷冻病理检查 ,所有SLN和非SLN均再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SLN检出成功率为 85.9%(55/ 64) ;SLNB预测ALN转移的准确性为 96.4% (53 / 55) ,灵敏度为 90 .9% (2 0 / 2 2 ) ,特异性为 10 0 % (3 3 / 3 3 ) ,假阴性率为 9.1% (2 / 2 2 ) ,总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 (2 2 / 2 2 )和 94.3 % (3 3 / 3 5)。切除SLN和非SLN中转移淋巴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 9.4%和 8.3 % (χ2 =41.493 ,P <0 .0 1)。结论 :亚甲蓝法SLNB能准确预测ALN的转移状态 ;淋巴管示踪成功和学习曲线影响SLN检出成功率 ;SLN变异、肿瘤转移、检出不彻底等可使活检出现假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肠同时多原发癌的发病情况及其与大肠腺瘤的关系.方法 连续观察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166例.结果 发现同时多原发大肠癌8例(4.8%),单发癌有42例合并腺瘤(27.7%),同时癌有4例合并腺瘤(50%),4例合并腺瘤的同时癌共有腺瘤14处,其中2例3处腺瘤癌变,癌变率为伴腺瘤的50%.全组18个癌灶中8个小于3cm.结论 大肠同时多原发癌并非罕见,且与腺瘤癌变有关.全结肠镜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为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目的: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建立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和癌组织的微卫星基因型,探讨HNPCC的MSI发生情况和MS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源自33个HNPCC家系的腺瘤28例和腺癌14例,其中4例为同步腺瘤-癌;以32例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和2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作为对照。选用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五个微卫星位点行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PCR),以GeneMapper软件分析PCR产物。通过与正常黏膜微卫星序列PCR片段长度进行比较,判定腺瘤和癌组织的MSI情况。结果:HNPCC腺瘤和癌组织MSI-H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64-3%对3.1%,71.4%对12.5%,P〈0.05)。4例同步腺瘤-癌均表现为MSI—H.其腺瘤和癌组织的MSI类型不同。结论:HNPCC腺瘤和癌组织MSI—H发生率高。同步腺瘤一癌来源于不同克隆。MSI检测可作为HNPCC的临床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研究Hp感染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90例来本院就诊的胃癌患者,根据感染Hp与否分为感染组(57例)和非感染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3年内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5.75±4.25)个月高于未感染组的(14.32±3.96)个月(t=12.601,P<0.05)。不同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以及根治性切除方面Hp感染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间接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但并非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组166例大肠癌,发现多原发大肠癌8例,肿瘤分布广,但直、乙结肠占一半以上,单发癌有27.7合并腺癌,同时癌50%合并腺癌;4例合并腺瘤的同时有腺瘤14处,其中2例3处癌。癌变朱的50%,全组18个癌灶中8个小于2cm,术前钡灌肠及术中探晒均易漏诊。术前全结肠交易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家族聚集性桥本病的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本病 (HD)属于器官免疫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常见散发。但具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和典型遗传特征的家族性桥本病 (FHD)文献报道较少。我们追踪调查了 3个家系 ,共计 6 7人 ,确诊患者 2 1人 ,发现该 3个家系均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点。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调查组 6 7例家族成员。首先发现先证者 ,由先证者引导其直系和旁系各世代成员就诊而发现次级和三级患者 ,家族中≥ 2个HD患者称FHD ;以先证者为核心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格式和符号绘制每个家系的患病情况分布图。采用系谱分析法确认该病患者可能的遗传方式。2 .病理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错配修复(MMR)基因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MSI)之间的关系.方法 来源于33个HNPCC家系的大肠腺瘤28例、大肠癌14例,随机留取经病理确诊的32例散发大肠腺瘤和24例散发大肠癌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技术,检测腺瘤及癌组织中COX-2、MMR基因(hMLH1、hMSH2、hMSH6)蛋白表达及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 5个微卫星位点的MSI状态.结果 COX-2在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3.6%(15/28)、42.9%(6/14),在散发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2.5%(20/32)、91.7%(22/24),HNPCC癌组织中的COX-2表达明显低于散发大肠癌(P<0.05).HNPCC大肠癌中MMR蛋白表达缺失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发生率[均为71.4%(10/14)]明显高于散发大肠癌[均为12.5%(3/24),均P<0.05].10例MMR蛋白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中,8例为COX-2低表达;4例MMR蛋白表达阳性的HNPCC大肠癌全部为COX-2高表达.在MMR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HNPCC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的表达均显著少于MMR表达阳性者(均P<0.05).MSI-H的HNPCC大肠癌、HNPCC大肠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低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6.7%(12/18)、66.7%(2/3);与微卫星稳定(M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散发性大肠癌相比,COX-2在HNPCC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COX-2在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MMR蛋白表达缺失和MSI-H呈明显的负相关;COX-2、MMR蛋白表达、MSI的检测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途径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不同引流方式效果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引流方法的选择与皮片愈合的好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且进一步影响乳腺癌术后的序贯治疗。本研究对我院 2 64例采用 3种不同引流方法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以期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我院 1990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的乳腺癌手术资料 2 64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9~ 78岁 ,平均年龄 4 3岁 6个月。将 2 64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B、C3组。A组 :( 1990年 10月至 1993年 6月 ) 86例 ,引流方式为“烟卷”引流局部加压包扎 ;B组 :( 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