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剥内缝扎悬吊术联合皮桥成形在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2例)和对照组(328例),治疗组行外剥内缝扎悬吊术联合皮桥成形,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平均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治愈率、好转率、术后大出血、术后疼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肛门功能、肛门狭窄、水肿、赘皮残留、平均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剥内缝扎悬吊术联合皮桥成形治疗环状混合痔在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治疗周期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结扎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73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根部结扎组85例,采用IMA根部结扎术及根部淋巴结廓清,非根部结扎组88例,采用IMA低位结扎及结扎部位淋巴结廓清.根部结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淋巴结数及转移度、复发率、5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非根部结扎组的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度、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根部结扎组,复发率则明显高于根部结扎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根部结扎及根部淋巴结廓清对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优于IMA非根部结扎及结扎部位淋巴结廓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息肉的大小、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憩室等疾病和近端结肠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优于结肠CT;结肠CT对结直肠肿瘤及远端结肠的诊断能力则优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各具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或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36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特点,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收治的364例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肿瘤部位、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本组最常见症状为血便及大便次数增多,好发部位位于直肠,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结论:明确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直肠癌切除术吻合口漏发生率。方法对602例直肠癌患者在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针对吻合口漏发生原因,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规范化护理流程。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7d,手术切口愈合出院;发生吻合口瘘8例,经对症处理均愈合。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及护理方法的改进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3个遗传性HNPCC家系,其中符合Amsterdam标准Ⅱ4个,均符合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3个家系,有癌症患者37例。平均年龄52.57岁,发病高峰年龄50~59岁。37例中肠癌28例。其中右半结肠癌9例,左半结肠癌19例;肠外癌9例。结论武汉地区HNPCC家系与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SCRC)相比具有发病年龄轻、肠外癌发病率高、常见多原发癌及好发于右半结肠的特点,大多特点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同,但与国外报道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与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至2010年在我院收治的251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1例,采用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素方法;B组120例,采用术前30min内及术后单一使用抗生素方法。观察两组术后发热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有无、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水平、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情况。结果术前使用抗生素及单一用药较术后联合用药者术后发热时间短,切口感染几率低(P<0.01),与术前白细胞(P=0.42)、术后白细胞(P=0.426)、术前中性粒细胞(P=0.53)、术后中性粒细胞(P=0.915)、术后首次排气(P=0.882)、术后首次排便(P=0.463)病理因素均无关,吻合口漏(P>0.05)、吻合口出血(P>0.05)、肠梗阻(P>0.05)、盆腹腔感染(P>0.05)等各类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使用抗生素及单一用药较联合用药经济,安全且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器械台合理的摆放方法。方法针对直肠癌Miles手术体位的特点,取消常规手术的托盘器械台,添加自制器械袋,合理布局器械桌。结果改进后的器械台摆放使手术配合便捷,并减低污染风险。结论通过对Miles手术器械台的摆放进行改进,取消有诸多弊端的托盘器械台,添加自制器械袋,使手术配合更为便捷。改进后的器械台摆放方便医、护、麻三方的工作,使手术配合便捷,减低了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在城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以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规定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为依据,对武汉市江岸区2个城市社区40~74岁的当地居民开展结直肠癌筛查。以危险因素数量化评估问卷调查及免疫法FOB检查作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作为复筛。结果应参加筛查的26961人中,实际参加筛查6191人,初筛顺应率为22.9%,阳性人数为1559人,阳性率25.2%;实际参加复筛人数为1000人,复筛顺应率为64.1%;发现结直肠癌6例,结直肠息肉及腺瘤187例,结直肠炎63例,结直肠黑斑病6例;6例结直肠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DukesA期4例,DukesB期2例。结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能够有效的从无症状人群中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通过初筛可有效的减少复筛人数,避免了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降低了筛查成本;城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顺应率明显低于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