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刘新玉  禹东慧  陈妍  黄素宁  田英  宁艳 《新中医》2021,53(22):105-109
目的:分析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术后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仪器及软件对400 例IVF-ET 术后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由专人对体质辨识数据进行测评分析。统计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数量,并观察先兆流产3 项主要症状(阴道流血、腹痛、腰酸) 及年龄≤28 岁、29~34 岁、年龄≥35 岁3 个不同年龄段与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400 例患者中,平和质43 例,偏颇体质357 例。偏颇体质的患者根据例数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特禀质。在有阴道流血症状的患者中,平和质占比最高;在有腹痛症状的患者中,气郁质占比最高;在有腰酸症状的患者中,阳虚质占比最高。年龄≤28 岁的患者中,平和质占比最高;29~34 岁的患者中,气郁质占比最高;年龄≥35 岁的患者中,阳虚质占比最高。结论:IVF-ET 术后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年龄与体质类型均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测评,根据其体质特点对症安胎治疗,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偏颇体质,有助于提高安胎的临床疗效,提升该类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内源性NO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与NO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2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年以上者和2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NO的浓度。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②鼻咽癌放疗结束时血清NO含量比放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年以上血清NO含量较健康者及放疗结束时高(P〈0.01),而远未达到放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 内源性NO在分子水平上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监测血清NO水平的变化,对评估鼻咽癌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教育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眼视光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验光、配镜、眼镜工艺、眼科知识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地屈孕酮片对高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免疫因子、凝血及疗效观察,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口服地屈孕酮片以黄体支持,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软胶囊(天然型)口服,观察组给予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因子、凝血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因子、凝血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比例,Th/Ts,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抑制性T淋巴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Ts)比例增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比例,Th/Ts,D-D,FIB水平降低,PT,Ts比例增高(P0.05);两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比例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38/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9/45)(χ2=4.39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地屈孕酮片可调节高龄先兆流产患者的免疫平衡及凝血功能,改善症状以及提高保胎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对患者口腔唾液和鼻腔分泌物pH值的影响。方法用试纸检测法检测正常对照组、鼻咽癌患者研究组和放疗后组口腔唾液和鼻腔分泌物的pH值,每组30例;其中鼻咽癌患者研究组的检测包括放疗前、放疗1、3、5周和放疗结束时5个时段;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研究组放疗前、放疗1、3、5周和放疗结束患者口腔唾液(咀嚼1 min)的pH分别为6.98±0.94、6.13±0.91、5.50±0.90、5.52±0.94、5.55±1.12,放疗后组为6.11±0.64。研究组放疗前与放疗过程中的各时段及放疗后组的p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研究组放疗前、放疗1、3、5周和放疗结束患者鼻腔分泌物的pH分别为7.14±0.26、7.13±0.26、7.20±0.31、7.33±0.27、7.28±0.34,放疗后组为7.30±0.31,研究组放疗前与放疗5周和放疗后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14),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疗过程中口腔唾液pH值呈现下降的趋势,从放疗的第1周末开始,唾液的pH值就明显下降,第3周就基本达到谷底,放疗后难以恢复。而放疗过程中鼻腔pH值则呈缓慢的上升状态,但变化程度相对较小。放射治疗使口腔唾液和鼻腔分泌物pH值的反向变化以及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以来,其广泛且重要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随著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理学、神经学和免疫学等许多领域中很快证明了内源性NO既兼有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性质,而且又是杀伤肿瘤的效应分子,NO与肿瘤的关系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拟就内源性NO与头颈肿瘤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放疗剂量为60 Gy时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有无局部复发,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46例含有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予以60 Gy的放疗剂量,以MRI检查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放疗剂量达60 Gy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R 42例,有效率达91.3%,放疗前后淋巴结消退有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60 Gy照射区域均出现Ⅰ级放射性皮炎.5年总生存率80.4% (37/46),5年无瘤生存率76.1% (35/46),5年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95.7% (44/46),5年远处转移率13.0% (6/46);5年无颈部纤维化患者.结论 60 Gy的放疗剂量是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转移很好的控制剂量,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五行音乐疗法对焦虑、抑郁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具有反复自然流产史的先兆流产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者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除进行先兆流产常规治疗外,音乐组采用聆听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对照组无音乐治疗。治疗前后均测试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并进行比较。孕12周随访患者,对妊娠结局进行判定。结果:音乐组治疗后比治疗前SAS、HAMD评分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HAMD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音乐组治疗后皮质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音乐组妊娠成功率为80%,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6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可明显降低焦虑、抑郁反复自然流产患者SAS、HAMD评分,降低血浆皮质醇水平,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可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TP和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TP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PF组(顺铂联合5-FU)。TP组先行2个周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PF组先行2个周期顺铂联合5-FU诱导化疗,3周重复。第7周开始放疗,放疗同期行顺铂单药化疗,3周重复。放疗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处方剂量:PTVnx68~72Gy,PTVnd66~70Gy,PTV160~64Gy,PTV250~54Gy,5次/周,共30次。结果:TP组GTVnx体积缩小(15.32±4.18)cm3,PF组缩小(14.11±3.98)cm3,P>0.05;TP组GTVnd体积缩小(10.67±2.02)cm3,PF组缩小(8.95±2.44)cm3,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近期疗效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和PF组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0.0%,P=0.003 8;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27.5%,P=0.001 9;Ⅲ~Ⅳ度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87.5%和100.0%、8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方案,近期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轻,尤其是口腔黏膜反应较PF组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