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10年来,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临床肿瘤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笔者的研究旨在为早期非手术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0月,采用自身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将40例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配至2组。第1组前6次于血液透析1.5 h时进食,后6次于血液透析2.5 h时进食;第2组前6次于血液透析2.5 h时进食,后6次于血液透析1.5 h时进食。比较1.5 h进食组和2.5 h进食组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1 h、2 h、3 h、4 h时的血糖和血压。 结果 最终纳入3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1 h、2 h、3 h、4 h每个时间点测量血糖和血压各234例次。1.5 h进食组血液透析2 h时低血糖发生率低于2.5 h进食组( χ 2=17.641,P<0.001)。两组在各时间点血糖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32,F时间=28.65,F交互=19.62,均P<0.05),两组在各时间点低血压的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h进食组血糖值在血液透析2 h、3 h时,显著高于2.5 h进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5 h进食,1.5 h进食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且不增加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透析套管穿刺针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析套管穿刺针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动静脉内瘘3个月以上、能清醒合作的患者50例,每例患者采用透析套管穿刺针(观察组)及传统内瘘针(对照组)行血液透析各10次。结果观察组透析血流量、静脉压、疼痛感评分、止血时间、操作者穿刺难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舒适度及肘部活动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透析套管穿刺针对内瘘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且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肘部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局部病灶控制率和复发率的作用.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后超适形组(30例).常规组采用3野交叉照射,1.8~2.0 Gy/次,5次/周,总量64.0 Gy;后超适形组先前后对穿照射40.0 Gy/4周,自第4周起,改为后超适形方法,1.5 Gy/次,2次/d,间隔6~8 h,总量24.0 Gy/16次,两组均采用6Mv-X线外照射.结果常规组和后超适形组患者2年复发率分别为50%和21%;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30%和90%,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后期反应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超适形组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了肿瘤的复发率,未加重后期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