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癌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脱氧氟尿苷(FUDR)后出现以口腔炎为主的毒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的80例胃肠癌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静滴顺铂和表阿霉素的基础上持续静脉输注FUDR500mg/24h,持续72h;对照组在上述化疗基础上间歇静滴FUDR500mg/d,2~3h/次,d1~d5。化疗期间及结束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仅29例完成化疗,均在化疗后3d出现逐渐加重的口腔炎,重者无法进食,饮水;对照组40例全部完成化疗,仅2例发生以口腔炎为主的毒副反应,且程度轻,不影响进食,饮水;两组病人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持续静脉输注FUDR可导致较为严重的、以口腔炎为主的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大肠癌病人,术后3wk行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6个周期,对照组28例则仅予以静脉化疗6个周期,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化疗前后均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44mo,评价肝转移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肝转移率为:7.1%(2/28),对照组为:25.0%(7/28),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发生因化疗引起的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病人。结论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时可有效减少大肠痛术后的肝转移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氟脲苷为主的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大肠癌病人,术后3wk行以氟脲苷为主的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输化疗6个周期,对照组28例则仅予以静脉化疗6个周期,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化疗前后均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44mo,评价肝转移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肝转移率为:7.1%(2/28),对照组为:26%(7/28),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发生因化疗引起的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病人。结论采用以氟脲苷为主的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时可有效减少大肠痛术后的肝转移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的狭窄。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9年5例LC中胆管损伤患者不同修复方法不同预后的原因。结果除1例患者由于Ⅰ期处理不当,术后出现胆道狭窄,诱发反复胆道感染,而不得不行第2次、第3次修复性手术;其余4例患者均Ⅰ期修复后顺利恢复,未出现胆管狭窄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首次修复至关重要,合理的修复方式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型手术方式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 为寻求更佳治疗方法及寻求循证医学提供支持。方法全面检索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1月3日国内外发表治疗腹外疝的相关文献, 搜索以腹腔镜下行疝修补术为试验组、传统开放型手术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 共检获相关文献468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所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 累计1 044例患者, 试验组527例, 对照组5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16, 95%CI -2.36~-1.96, Z=21.20, P<0.000 01];试验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1, 95%CI 0.13~0.34, Z=6.25, P<0.000 01];试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00 01);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在改善术后尿潴留、改善术后疼痛及血肿方面更有优势(均P<0.000 01)。结论在腹...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Castleman病(CD)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D超声声像图特点及病理表现。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9~61岁,平均40岁。结果超声均表现为椭圆形、边界清晰的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其中局灶型10例,均为透明血管型,8例肿块内见细密点线样高回声,2例见散在斑点状粗大强回声;6例肿块内部为Ⅲ级血流信号,4例为Ⅱ级血流信号;7例肿块周边呈环形或半环形血流信号,3例血流信号稀少;6例肿块周围见粗大血管穿入。多中心型2例,1例为透明血管型,肿块内见向周边放射分布的条带状强回声,内部为Ⅱ级血流信号,周围呈半环形血流信号并有粗大血管穿入;1例为浆细胞型,肿块内可见细密点线样高回声,内部为Ⅲ级血流信号,周围血流信号稀少。结论超声显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的低回声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周边有环形或半环形绕行血流信号,有粗大血管穿入时应考虑到CD可能,内部有强回声钙化者,高度提示透明血管型。  相似文献   
7.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2%~0.75%[1],修复后易形成狭窄[2],由此引起的后期不良反应不断受到关注,已成为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问题[3],引发的法律诉讼不断增加[4].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2003-2009年在LC中意外损伤肝外胆管5例,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SOCS-3基因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测定,探讨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标本、2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组织,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测定SOCS-3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同时运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OCS-3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有34例(85%)存在SOCS-3基因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癌旁组织中有2例(10%),而正常结肠组织中未检测到SOCS-3基因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结肠癌组织中SOCS-3基因CpG岛甲基化组与无甲基化组相比,其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表明SOCS-3基因CpG岛甲基化可导致SOCS-3基因表达降低。SOCS-3基因CpG岛甲基化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结肠癌中存在SOCS-3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且CpG岛的甲基化导致其基因表达降低。SOCS-3基因CpG岛甲基化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益生菌产品的认知程度,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运用统计学知识,根据调查结果。整理调查数据。结果通过对杭州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后发现,大学生对益生菌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结论为保证益生茵产品的正确使用,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宣传部门和学生自身都应加强相关理论指导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末端回肠外置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加行末端回肠外置造口术防治吻合口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经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切除病灶一期吻合并加行末端回肠外置造口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2个月后二期手术回纳回肠造口,回纳前3例出现直肠吻合口狭窄,所有病人如期实施造口回纳,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末端回肠外置造口制作和回纳简单,手术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尤其在高龄、全身情况较差、有伴发病、手术操作难度大等不利于低位吻合病人中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