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6例女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2月~2004年10月间216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或乳房象限切除,有20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147个月,死亡2例,其中1例与本病无关;局部复发率1.85%。按照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的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的有199例(92.13%),不满意者17例(7.87%)。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少、能提高生存质量,但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及保乳综合治疗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中收治的 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P)癌变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未能确诊 ,8例术中冷冻切片考虑IP癌变。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根治术 7例 ,乳房单纯切除 2例 ,区段切除 1例。 7例行根治术者行腋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均无转移 ;1例区段切除术后 2年复发。提示 :IP癌变术前诊断困难 ,彩超及乳管镜有助于定位活检 ,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术 (US CNB) 快速石蜡 (快蜡 )的临床应用价值 ,将 3 2例乳腺肿块患者先后进行粗针穿刺和切除活检 ,分送快蜡、术中冷冻及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示 ,以石蜡切片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 ,快蜡的确诊率为 90 .6% ,术中冷冻为 96.8% (P >0 .0 5 ) ,两者均无假阳性。提示粗针穿刺活检 快蜡可以明确术前诊断 ,缩短手术时间 ,可望能取代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4.
中低位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联合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s,CNP)和^99mTc-硫胶体(^99mTc-sulfur colloid,TSC)对腹膜返折上、下方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定位活检,探讨中低位直肠癌SLN活检的可行性。方法:25例直肠癌患者(10例癌位于腹膜返折上、15例癌位于腹膜返折下),术中于瘤周浆膜下或粘膜下注射CNP和TSC行SLN定位活检。对检出的SLN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若为阴性则加行细胞角蛋白20(cytokratin20,CK20)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两组检出率、灵敏度的差异。结果:5例直肠癌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6%(24/25),每例检出1~4个SLN,平均2个。SLN判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灵敏度为91.67%,假阴性率为11.77%。两组检出率及灵敏度均无统计差异。在15例常规HE染色检测SLN阴性的患者中有3例CK20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结论:中低位直肠癌SLN活检是可行的。应依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分别选用粘膜下或浆膜下注射CNP和TSC行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PGS)的诱发因素 ,从而为PGS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 13例发生PGS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多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找出PGS的关联因素。 结果 病人自控性静脉镇痛、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术前低钾血症与PGS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PGS是多因素诱发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相关技术.方法:采用疝环充填式补片对125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35例次.现察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结果:手术经过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8.5 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其中切口积液(浆液肿)2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下硬结1例、阴囊水肿1例、伤口部位疼痛不适或异物感2例;随访28-43个月,复发2例(1.5%).结论:提高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技术可简便操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因化疗药液渗漏致皮肤溃疡的发生在临床并不少见,大多数病人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后能痊愈,少数病人溃疡迁延难愈,甚至继发感染,成为临床治疗一个难题。1998年2月~2001年1月我院成功治疗7例化疗药液漏出性顽固性皮肤溃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补片于腹膜前修复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普通外科收治的11例应用生物补片于腹膜前修复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住院时间7~21 d (中位13 d)。术后随访1~35个月,无切口疝形成及腹壁膨出。10例术后切口慢性疼痛,2~4周缓解。1例肿瘤复发。结论:采用生物补片于腹膜前修复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安全可行,近期临床效果较理想,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3例,女8例,中位年龄54(34~66)岁,腹部肿块及腹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肿瘤的根治切除率为72.7%,联合脏器等切除率为63.6%,10例中3例术后复发。结论:腹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女性,好发于腹膜后;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影像学评估及多学科协作在腹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外科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IP)癌变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8例IP癌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均未能确诊,17例术中冰冻切片考虑IP癌变。10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均无转移;1例保乳术后2年复发。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确诊IP癌变。其治疗选择单纯乳房切除术或保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