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7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378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997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35篇
特种医学   3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96篇
综合类   2471篇
预防医学   1068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046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44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PAD)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具有血管病变发病早、病变易弥散、发展快等特点[1]。 PAD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缩小,甚至闭塞,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早期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2]。通过对5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因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①中药里血栓通所致的不良反应率35.00%明显高于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P0.05);②60例患者不良反应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等,其中皮肤及附件受累比例58.33%明显高于其他受累系统,差异明显(P0.05)。③60例患者中13例(21.67%)存在过敏史,其中6例对2种以上药物过敏。结论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多种药物均可诱发不良反应,尤其是存在过敏史患者,皮肤及附件受累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3.
4.
为适应21世纪综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应顺应需求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在预防医学专业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应改革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素养教育"培养出"创新型"医学生的思想转变;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环节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其批判思维;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毕业实习的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转变;并在考核形式上给予学生较客观的评价。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预防医学生,才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6.
瓜蒌皮药材常切成二至数瓣,边缘向内卷曲,长6~12(15)cm,外表面橙红色至橙黄色,可见斑块及细脉纹,皱缩,有的可见残存果柄;内表面黄白色。质脆,易折断。具焦糖气,味淡,微甜。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日前,第四届全国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委员换届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核心,并就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俞梦孙院士当选为第四届委员会主任,焦海川、任国荃、卢爱丽、王澍仁、王智彪等专家教授任副主任,张楠为秘书长,马永春、王勤、陆庆国为副秘书长。全国共有49人(其中常委23人)当选为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大会听取并通过了俞梦孙代表第三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报告,焦海川常务副主任所做的关于修改“学会工作规则”的报告以及张楠秘书长代表第四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计划报告。此次学会人选方案经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液病病人由于应用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院内感染。严重感染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血液科于2003年10月-2006年2月共收治恶性血液病人108例。通过加强护理,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预防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训练对住院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存在社会功能缺陷[1],而功能的改善依赖于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2].在众多的预防和干预研究中,尤以技能训练和家庭干预治疗最引入瞩目[3].目前,以认知行为策略为手段的自我效能干预的正性作用已得到多数研究证实[4].为此,我们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设计了自我效能训练(此训练的策略为认知行为干预[2]).2003年10月-2004年10月从我病区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抽取了82例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全面康复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通过外固定架的牵伸辅助复位,矫正桡骨的短缩、成角移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利用外固定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进行功能练习。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Aro功能评价: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外固定架能很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使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