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 Duhamel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 B 型(IND —B)的操作技巧,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至2014年,我们收治29例 IND — B 型患儿,经规范的保守治疗仍存在顽固型便秘,延迟拍片提示钡剂残留位于脾曲以近的结肠。均接受腹腔镜辅助 Du-hamel 结肠次全切除术,平均手术年龄为5岁2个月。手术操作按照 Smith 方法有改进:将腹腔镜下腹腔内直肠的离断改为经直肠后壁切口肛门外直肠离断。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80 min,术中无并发症。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1例,便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无吻合口狭窄、污粪发生。术后第2周排便频率为每日3~18次,第4周排便频率为每日6~10次,术后平均3.5个月,排便次数达到正常。1例术后需持续扩肛3个月。无一例出现便秘复发、大便失禁。结论腹腔镜辅助 Duhamel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 IND — B 患儿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排便次数少,需扩肛的患儿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P-gp)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ABC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76例及正常黏膜组织30例,观察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和ABCG2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这些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和AB-CG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6%和80.26%。3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G2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与ABCG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5)。结论:P-gp和ABCG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检测P-gp和ABCG2的表达对口腔鳞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维吾尔药小茴香对肝纤维化大鼠胶原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CCL4)石蜡油造模剂,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和秋水仙碱,持续6周.各组大鼠留取肝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小茴香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中的胶原纤维量(P<0.05),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吾尔药小茴香可降低肝脏胶原纤维的增生,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1 引言对股骨颈、粗隆间及股骨上端骨折后期并发髋内翻、股骨内收畸形、膝关节粘连的预防,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骨科同行的重视。我院自1987年2月自行设计研制出可调节外展角度的下肢支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石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静点。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消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优于对照组53.8%(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膀胱结石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石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可靠,能显著提高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院5年来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50例,现将手术前后处理问题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50例中17例行肠切除吻合术,33例行各种简单手术,如粘连松解术、肠扭转整复术、肠套叠复位术等。50例中,男37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2.8:1。平均年龄27.6岁,12岁以下16例占32%,60岁以上6例占12%。 本组以粘连、套叠和肠扭转为主要病因,共46例,占92%。最短发病后4小时入院,最长者达104小时,平均30小时。入院后到手术治疗时间,最短者3小时,最长者120小时,平均24小时。 入院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88年测量的609名(男296,女313,年龄18~24岁)新疆维吾尔族青年学生足长、身高,按年龄、性别分组,计算了足长和身高的均值、身高与足长的比值,并提出了由足长推算身高的简单公式和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肿瘤休眠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处于肿瘤休眠阶段中,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休眠期细胞可能出现在肿瘤早期、微转移期和肿瘤微残留中。肿瘤休眠期细胞能在静止阶段和增殖阶段之间转换,可能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原因。目前对该转换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血管生成、免疫应答、微环境中的各类因子和信号通路等。对肿瘤休眠期细胞进一步的研究可提供针对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治疗策略,对临床和科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miR-195过表达对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和 SHG-44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miR-195 mimics转染至U251和SHG-44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miR-195的表达水平;用CCK-8法评价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胶质瘤细胞转染miR-195 mimics后,发现U251细胞和SHG-44细胞中miR-195的表达分别为5.93&#177;0.43和6.43&#177;0.48,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增高约6倍左右。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95 mimics后的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减少。结论过表达miR-195可以阻滞胶质瘤细胞周期进展,从而抑制其增殖,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