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目的:观察党参、甘草等药物不同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的药效作用。方法:①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思密达组,参苓白术散1组、2组、3组、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作为脾虚泄泻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按照0.02 mL·g-1剂量灌胃自来水1次,连续7d。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同量的相应药物。观察各组胃排空和肠推进功能。②分组及给药方法同①,观察各组腹泻指数。③分组及给药方法同①,观察各组小鼠脾虚指数、小鼠尿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④分组同①,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用0.02 mL·g-1自来水灌胃外,其余各组每鼠灌胃100%不同炮制品组成的参苓白术散1组、2组、3组、4组药液0.02 mL·g-1,1次·d-1,连续给药12 d。第7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100 mg·kg-1,1次·d-1,观察各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由党参、甘草的蜜炙品与白术、山药的土炒品、薏苡仁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有明显的止泻作用,能抑制小鼠的碳末推进率和胃排空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由党参、甘草的蜜炙品与白术、山药、薏苡仁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脾虚小鼠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党参、甘草的蜜制品与白术、山药、薏苡仁生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组可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密达虽有止泻作用,但没有提高脾虚小鼠免疫机能的作用。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用于脾虚泄泻引起的腹泻便溏、纳呆,组方时党参、甘草应用蜜炙品,白术、山药应用土炒品、薏苡仁应用麸炒品;用于健脾消食时,组方时党参、甘草应用蜜炙品,白术、山药、薏苡仁应用麸炒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时,党参、甘草应用蜜制品,白术、山药、薏苡仁应用生品。  相似文献   
2.
陈斌  李飞艳  李福元  陈北阳 《中草药》2011,42(12):2502-2506
目的 比较含与不含朱砂的万氏牛黄清心丸的抗惊厥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高热惊厥模型,记录模型大鼠给予万氏牛黄清心丸(1号方)、去除朱砂的万氏牛黄清心丸(2号方)、酸枣仁替代朱砂的万氏牛黄清心丸(3号方)后的惊厥潜伏期;取大鼠海马切片,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CA2、CA3区神经元形态并海马神经元计数;以安宫牛黄丸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随着惊厥诱导次数的增加,各组动物惊厥潜伏期均延长,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不同程度地延长惊厥潜伏期;与1号方比较,2号方及3号方各剂量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异;模型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1号方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2号方和3号方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与1号方无明显差异.结论 1号方、2号方和3号方均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三者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130例临床分析张少华,廖卫东,李福元广川铁路中心医院传染科510080为探讨小儿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我们对1992年3月至1995年1月对我院传染科住院的急性散发性小儿肝炎130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逆转录双PCR法对340不例同慢性肝病患者中的抗—HCV阳性血清进行HCV—RNA检测,66例抗HCV阳性血清检出55例HCV—RNA阳性,HCV—RNA阳性率为16.18%(55/340),在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慢重肝及肝细胞癌中HCV—RNA阳性率分别为10.98%(18/164)、20.59%(7/34)、36.67%(11/30),33.33%(1/3)及16.51%(18/109)。HCV感染在慢性肝病中主要是以与HBV合并感染形式存在,为10.88%(37/340),单一HCV感染仅为5.29%(18/340),结果提示HCV感染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的肝损害,促进病情向重症化发展,而其在肝细胞癌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纵膈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变之一,其仅凭影像学诊断很难定性,临床难以确诊,患者得到最佳治疗的可能性降低。影像导引经皮纵膈肿块定位更精确,提高了穿刺诊断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损伤和并发症。尽管X线透视引导穿刺方便可行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利用超声(US)、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这样的影像导引手段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尤其是用于高危患者。磁共振成像的卓越软组织分辨率对人体的深部组织结构行经皮手术非常有用,比如纵膈病变穿刺诊疗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发病机理复杂,治法虽多,但效果不一。五年来,我科运用手法、小针刀、中药熏洗法,对196例病人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认为改善神经根与突出物的关系是减轻、消除神经根压迫、刺激症状的关键。总优良率为91.7%。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中毒危象是一种少见而危重的临床征象,需及时医治。本文报道1例在诊断甲状腺中毒危象之前出现严重的大脑功能障碍的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而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男性,59岁。因冠心病伴发严重胸痛而入当地心脏医疗中心。患者既往无甲状腺中毒症状,体检亦未发现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或心动过速等体征。心率为80/min,窦性节律,心电图及心脏酶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心绞痛。给予美多心安(metoprolol)和硝苯吡啶(nifedipine)治疗,因未能控制心绞痛而加大美多心安的剂量。入院后2周患者出现谵妄,并有中毒性精神紊乱症状。检查既无感染征象,亦无任何神经疾患的定位体征。脉率仍为窦性节律,无心动过速。有间歇热,但体温不超过38℃。病情继续恶化而转入我院特护病房。入院时患者谵妄,并有脱水和心房纤颤,140/min,并发右上叶肺炎。3天后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手法为主配合牵引治疗环枢关节错缝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颈颌带床头牵引下,旋转,有控制的扳动手法,使其错缝还位。结果:45例病人以手法牵引治疗,有效率达93.4%。  相似文献   
9.
HCV和HBV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感染形式。本文就HCV和HBV双重感染在病毒间的相互作用、肝损害严重性,肝细胞癌、干扰素应答及HBV基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用ELISA方法对7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TN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尤以重症肝炎TNF值升高显著,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指出TNF水平高低与肝炎活动明显相关,并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平行,TNF指标可作为肝实质损害轻重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