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过构建材料表面微纳结构联合涂覆抗菌肽提升钛金属抗菌性能的可行性。方法取钛片进行喷砂酸蚀(sandblasted large-grit acid-etched,SLA)及碱热处理(alkali-heat treatment,AHT),构建微纳结构;然后表面旋涂10、30、50、70、90μg抗菌肽聚合物。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钛片表面形貌,能谱仪分析表面C、N、O、Ti 4种元素含量比例。将表面载有不同量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共培养,24 h后观察抑菌圈形成情况,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另将处理前、SLA处理、SLA+AHT处理、载有90μg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共培养,3 h后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3、6、9、12、24 h测量菌液吸光度(A)值,评价钛片抗菌效果。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SLA+AHT处理钛片表面构建包含微米及纳米级孔洞的多级结构;旋涂抗菌肽聚合物后表面孔径200 nm的孔洞几乎已被覆盖。元素分析显示,随着抗菌肽聚合物旋涂量的增加,C元素含量不断增加;但直至含量达70μg时才检测到N元素。培养24 h后,载有不同量抗菌肽聚合物钛片周围均出现明显抑菌圈,其中90μg钛片大于其余钛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实验结果显示,载抗菌肽聚合物的钛片表面细菌黏附量较其余钛片明显减少,菌液A值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并涂覆抗菌肽,可赋予钛金属表面优良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许旺细胞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于大鼠髓内共移植后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大鼠损伤脊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损伤修复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支架组、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12只/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医用高分子材料中心提供。②实验方法: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T9半横断损伤模型。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取2×1010L-1的许旺细胞、神经干细胞各10μL接种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内,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取2×1010L-1的神经干细胞10μL接种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内,单纯支架组取10μLDMEM培养液置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内,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对应的复合物。③实验评估:应用电镜观察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的降解及轴突的再生状况;应用BBB评分和电生理技术检测大鼠脊髓功能性的恢复情况。结果:36只Wistar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行为学观察结果:移植术后4,12周,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均好于单纯支架组(P<0.01),其中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尤为明显。②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即刻,所有动物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都明显减低甚至消失。移植术后4周,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均有所恢复;至移植术后12周恢复明显。单纯支架组移植术后4,12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无明显变化。③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植入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逐渐降解。透射电镜下,各组植入材料正中横断面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至12周时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最明显。结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在大鼠损伤的脊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与神经干细胞、许旺细胞共移植能够明显促进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的脊髓轴突再生,并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聚丙交酯-猪衍生异种骨复合材料的体外细胞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聚丙交酯(poly—L—lactide,PLI。A)-猪衍生异种骨(porcine—derived xenogeneic bone,PDXB)复合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LLA—PDXB复合膜,溶液浇铸一致孔剂溶出法制备PLLA—PDXB复合支架。对PLLA—PDXB复合膜和支架的表面进行水解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形貌特征,并测量复合膜的吸水率。用鼠OCT-1类成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并种植于复合膜和支架上,观察OCT-1类成骨细胞在复合膜上的黏附率、黏附形态、增殖活力和生长形态。结果PDXB粉末粒径均匀分布在50μm左右,物相结构与羟基磷灰石相似,但钙磷比降低。PLLA—PDXB复合材料经表面碱水解处理,PDXB粉末得以暴露。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和粗糙度明显增加。复合材料的细胞黏附率及细胞增殖活力均优于纯PLLA材料;细胞倾向于生长在有PDXB粉末暴露的表面上;在复合支架上培养的细胞能够迁移至支架内部旺盛生长。结论PLLA—PDXB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细胞亲和性,可望成为一类新的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和组织工程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共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移植组、神经干细胞/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绀和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组.体外培养、鉴定胚胎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和雪旺细胞,制备和构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细胞复合体并移植到大鼠脊髓T9半横断损伤部位,应用BBB行为评分和电生理技术在术后4、12周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应用透射电镜、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形态结构上观察轴突和髓鞘再生情况,以及神经干细胞在脊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术后4、12周,细胞移植组的BBB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细胞移植组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较对照组都有所好转.术后12周移植材料正中横断面透射电镜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脊髓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的神经十细胞呵以在宿主脊髓内存活、迁移并分化成神经元和少枝胶质细胞,未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和组织工程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共移植可以促进半横断损伤的大鼠脊髓轴突再生,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两步法快速制备了一种含溴胺结构的自支持壳聚糖抗菌敷料(Chit-Br)。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碘量滴定、抗菌实验对溴化壳聚糖膜的结构、溴胺(N—Br)含量及抗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可通过电极反应原位生成溴化试剂而被溴化,溴化过程同时伴随着对糖单元的氧化。当阳极电量为4.0~20.5 C时,所制备的Chit-Br膜中的N—Br含量无显著差异。溴化壳聚糖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通过破坏细菌表面结构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诊断输卵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74例盆腔肿物患者血清HE4和CA125表达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分为8组:输卵管癌组48例、卵巢癌组157例、子宫内膜癌组72例、宫颈癌组70例、输卵管良性肿瘤组67例(包括输卵管炎症、积水、囊肿等)、卵巢良性肿瘤组80例(包括卵巢囊肿、囊腺瘤、纤维瘤等)、子宫良性肿瘤组80例(包括子宫肌瘤、息肉、腺肌症等),另选同期60名健康女性样本设为对照组。绘制HE4、CA125诊断输卵管癌ROC曲线,评价诊断价值。结果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E4在输卵管癌组、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宫颈癌组表达均高于输卵管良性肿瘤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子宫良性肿瘤组,在输卵管良性肿瘤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子宫良性肿瘤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在输卵管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癌组(P0.05),与子宫内膜癌组相近(P0.05)。CA125在子宫内膜癌组、输卵管癌组、宫颈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4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子宫良性肿瘤组和输卵管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CA125诊断输卵管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6、0.731,血清HE4对诊断输卵管癌准确性较高。在输卵管癌诊断方面,血清HE4+CA125联合检测灵敏度(75.00%)和阴性预期值(82.86%)明显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P 0.05);单独检测血清HE4的特异性(98.51%)和阳性预期值(96.30%)高于CA125和血清HE4+CA125联合检测(P0.05)。血清HE4和CA125在输卵管癌Ⅲ~Ⅳ期的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病理诊断有淋巴转移组的两项指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结论血清HE4和CA125水平对输卵管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以食管肿物收治的患者174例,其中食管癌组114例,食管良性肿物组60例;选取同期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SCLC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的血清ProGRP、CEA、NS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roGRP、CEA、NSE及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的效能。结果 ProGRP、CEA、NSE在食管癌组的表达低于SCLC组,高于食管良性肿物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Ⅳ期食管癌的ProGRP、CEA、NSE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roGRP、CEA、NSE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6491% vs. 4035%、1930%、4737%),ProGRP和NSE的灵敏度高于CEA(4035%、4737% vs. 1930%);ProGRP、CEA的特异度明显高于NSE和3项指标联合(9000%、8667% vs. 5333%、4000%);ProGRP的阳性预期值高于CEA、NSE和3项指标联合(8846% vs. 7333%、6585%、6727%)。ProGRP、CEA、NSE和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659、0521、08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较好。单项比较,ProGRP诊断食管癌的准确性优于CEA和NSE,其截点值为4622 pg/ml。结论ProGRP对食管癌的诊断有较好的准确性,联合CEA和NSE能够提高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有机溶剂可溶的烷基化壳聚糖的表面改性效果,以提供一种新的生物衍生化细胞支架材料.方法:用氧等离子体对十二烷基壳聚糖膜进行表面处理,比较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前后十二烷基壳聚糖膜对鼠OCT-1类成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和增殖行为. 结果:由于氧等离子体处理,使十二烷基壳聚糖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也提高了亲水性,从而使鼠OCT-1类成骨细胞在经氧等离子体处理的十二烷基壳聚糖膜表面的粘附和增殖能力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结论: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是改进材料表面细胞亲和性的有效手段;用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十二烷基壳聚糖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可溶性改性壳聚糖细胞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与大鼠脊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生物可降解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与大鼠脊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实验于2005-05/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损伤修复实验室完成。取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8只,体质量250~300g,将组织工程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移植入大鼠T9水平脊髓半横断损伤处,切除脊髓3mm,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移植入空隙处,术后每日人工排尿2次,截瘫护理。分别在移植后2,4,8,12周不同时间点电镜下观察支架的降解及组织细胞的生长状况。纳入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扫描电镜观察髓内移植后随时间的延长,材料逐步降解,透射电镜观察2周时可见材料表面有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坏死变性的许旺细胞。4周和8周时可见再生的薄髓纤维,崩解或变性髓鞘,巨噬细胞吞噬坏死变性的许旺细胞较2周时少。12周时材料表面附着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坏死变性的许旺细胞少见。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在大鼠脊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NSC)、许旺细胞(SCs)和组织工程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大鼠髓内共移植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LGA移植组、NSC/PLGA组和NSC+SCs/PLGA组.体外培养、鉴定胚胎脊髓源NSC和SCs,制备和构建PLGA支架细胞复合体并移植到大鼠脊髓Tq半横断损伤部位,应用HE染色、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形态结构上观察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轴突髓鞘再生及NSC在脊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 HE染色观察损伤12周时移植材料内可见细胞生长及新生的毛细血管;扫描电镜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PLGA逐渐降解;材料正中横断面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新牛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脊髓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移植的NSC可以在宿主脊髓内存活、迁移并分化成类神经元样细胞和少枝胶质细胞,未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NSC、SCs和PLGA共移植可以在形态学上促进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