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寻求一种投资小、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显的加压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节约经费。方法 采用瓶外加压,将血压计袖带缠绕于塑料瓶装液体瓶外充气加压,观察不同压力情况下的输液速度。结果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能起到快速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结论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静脉输液效果显,无不良反应,投资小,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冈田酸(OA)引起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磷酸酶抑制剂OA5nmol/L、10nmol/L和20nmol/L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反映神经细胞受损伤程度;MTT比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活力。结果用不同浓度的OA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24h后,随着OA浓度的增加,其毒性作用也逐渐显现,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OA可引起培养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损伤增加。  相似文献   
4.
预防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对白细胞低于2.0×109/L的血液病患者的卫生、饮食等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血液病患者白细胞降低时,因个人不良的卫生、生活习惯易诱发肛周感染。结论对于白细胞低于2.0×109/L的血液病患者,护士应对忠者的卫生、生活习惯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对患者的卫生、生活、活动、休息等行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血液病患者肛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冈田酸(OA)引起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磷酸酶抑制剂OA5nmol/L、10nmol/L和20nmol/L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反映神经细胞受损伤程度;MTT比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活力。结果用不同浓度的OA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24h后,随着OA浓度的增加,其毒性作用也逐渐显现,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OA可引起培养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损伤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暂前脑缺血对大鼠海马CA1和CA3脑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成年大鼠海马脑区锥体神经元上记录到可以被氯通道阻断剂DIDS阻断,具有外向整流特性的氯通道。结果 1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6h和24h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氯通道电流持续性增强,而CA3区锥体神经元活动无明显改变。结论氯通道功能增强可能参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脑缺血后的迟发性死亡过程,并且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以该院自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72例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介入治疗,并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将患者分成2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策,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短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6 h、24 h、48 h)的海马CA1区脑组织,用ELISA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同时运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PKC、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6 h2、4 h、48 h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呈现逐渐凋亡增多的迟发性死亡。磷酸化蛋白激酶C在缺血6 h即有明显增高,并且于24 h4、8 h达到表达高峰(P〈0.05);NMDA受体亚基NR2A和R2B的磷酸化水平缺血再灌注后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讨论PKC、NR2B、CaMⅡ级联反应的发生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发生迟发性死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大约50年前,就已经发现谷氨酸可以诱发癫痫,并可以直接兴奋哺乳动物神经元。近20年来,药理学研究已经鉴定并克隆出不同类型的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通过激活这些通道,谷氨酸介导快速的突触后电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者又发现谷氨酸还可以通过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发挥作用,这表明存在着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或非离子通道型谷氨酸受体。本文就近年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的结构特征、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物学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病例中,曾有2例不具典型临床表现且有机磷中毒史不明确,在医院无胆碱脂酶检测手段的条件下我们采用阿托品试验最终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并采取了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