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前列腺癌(PC)和30例前列腺非典型增生(PD)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了核形态定量参数、DNA含量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PD的核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而低于PC(P<0.01)。三级PD之间,两两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D3与PC1的核面积有明显交叉,说明PD3具有PC的某些特征。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与PD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分布近似。PD1~PD3细胞核DNA含量均值呈递增现象。PC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细胞核DNA含量增高越显著,2C和4C细胞越少,呈明显相关关系。提示DNA含量变化与前列腺癌和癌前病变的细胞分化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特征.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病理科病理诊断为肾细胞癌(706例)中的21例MCRCC进行了光镜、免疫表型观察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杂合性缺失(LOH)检测.结果 21例MCRCC患者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0岁),男19例,女2例.肉眼或镜下血尿3例,18例因体检而偶然发现.10例肿瘤位于左肾,11例位于右肾.T1期18例,T2期2例,T3期1例.其中1例侵犯肾包膜,均无淋巴结转移.随访20例,无一例死于肾癌,未发现肾癌转移或复发病例.组织学观察,肿块最大直径0.3~10.0 cm(平均3.6 cm).切面呈多房性囊性,囊腔大小不等,囊腔间隔厚薄不均(0.1~0.5 cm.平均0.2 cm),内含淡黄色液体或胶冻样或血性液体.囊腔内衬单层或多层上皮细胞,胞质透明或淡嗜酸性.囊腔间隔内也可见呈巢状或腺泡状排列的透明细胞.Fuhrman 1级16例,Fuhrman 2级5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瘤细胞波形蛋白、ABC、CAM5.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阳性表达,CD10阳性表达6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表达16例.分子遗传学观察,21例标本中,PCR扩增成功的有11例,5例发现微卫星变异,3例有LOH,其中D3S1560基因座2例,D14S617基因座1例;2例有MSI,分别为D9S168和D14S617各1例.结论 M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囊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始性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特征。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对1例颈部原始性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进行观察。结果:肿瘤组织由小圆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胞膜示MIC2强阳性,肿瘤细胞胞浆内含有微管及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PNET是一种极度恶性的软组织小圆形细胞肿瘤,它的诊断必须依靠免疫组化及电镜。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35岁。 1997年 5月体检时发现左肺部阴影 ,诊断为“左肺错构瘤”,未作特殊治疗。 1999年 5月初出现胸闷、咳嗽、痰中带血丝 ,于 5月 2 0日入我院胸心外科。纤维支气管镜检示左肺舌叶支气管开口处轻度狭窄 ,未见新生物。X线胸片示左中肺野一团块状增密影 ,密度均匀 ,类圆形 ,侧位示病灶位于舌叶。拟诊左侧周围型肺癌可能。CT示左肺舌叶有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 ,6 cm× 5 cm ,边界尚清 ,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CT报告 :考虑良性病变可能。临床诊断 :(1)左肺错构瘤 ;(2 )左侧肺癌。于 1999年 5月 31日开胸手术探查 ,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中心腹膜后肿瘤疾病谱、手术情况及治疗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以"腹膜后占位"为诊断的566例患者的病理结果,分析并计算各种组织来源的肿瘤所占比例。结果 566例病理标本中胚层来源恶性肿瘤157例(27.74%),神经源性肿瘤143例(25.27%),转移性肿瘤115例(20.32%),淋巴瘤41例(7.24%),淋巴细胞相关病变36例(6.36%),其他罕见良性肿瘤50例(8.83%),其他恶性罕见肿瘤24例(4.24%)。结论最常见的病理种类是中胚层来源恶性肿瘤,其次是神经源性肿瘤、转移性肿瘤、淋巴瘤及淋巴细胞相关病变。该分类对于其他进行开展腹膜后肿瘤诊疗的单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免疫缺陷动物筛选人转移癌组织过程中主要的非正常死亡原因,为人类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和筛选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皮下、原位、肾包膜下移植等多种方法对267只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人肾细胞癌、前列腺癌临床标本、DU-145细胞系,分析成瘤率、肝脏病变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切片、死亡时间分布)等.结果:移植肾细胞癌标本的总成瘤率为21.7%(35/161),转移率为1.2%(2/161).移植前列腺癌临床标本均未成瘤或发生转移;移植DU-145细胞系成瘤率为100%(20/20),转移率为25%(5/20).肾细胞癌临床标本移植小鼠肝脏病变率为58.4%(94/161),前列腺癌临床标本移植小鼠肝脏病变率为43.4%(46/106),DU-145细胞系移植小鼠无1例肝脏病变发生.移植肾细胞癌、前列腺癌标本肝脏病变小鼠死亡高峰与小鼠总体死亡高峰趋势一致,均发生在每年的冬春季.结论:肝脏病变是造成动物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SPF环境方可保证肿瘤动物模型的顺利建立.  相似文献   
7.
纤维结构不良骨肉瘤变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左髂骨不明原因疼痛3个月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髂骨肿胀,有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X线显示:左髂骨病变区内见一低密度阴影,毛玻璃样,其内散在分布钙化的骨样组织.病变区见有局限性骨皮质缺损,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纤维结构不良,恶变不能除外.行手术治疗.大体检查:手术切除破碎骨样组织一堆,共13 cm×10 cm×4 cm.病变位于骨髓腔内,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地较硬,切割有沙砾.局部区域骨皮质破坏.显微镜检查:病变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和新生的不成熟骨组成.纤维组织由梭形细胞排列成交错状、漩涡状或束状结构.大部分区域梭形细胞排列疏松,细胞无异型,核卵圆形或梭形,染色质均匀(图1).病理诊断:左髂骨纤维结构不良骨肉瘤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钢板和矩形髓内钉固定对兔胫腓骨骨折骨痂含量和成骨细胞内骨形态生成蛋白(BMP)含量的影响。方法:第1部分实验用新西兰兔24只,对同一动物的两侧下肢分别用矩形髓内钉和4孔不锈钢板固定,并分3批于固定后14,21,28 d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痂中成骨细胞中BMP的分布,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将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第2部分实验用新西兰兔8只,同法制作动物实验模型,于术后56 d摄双侧胫骨X线片,将X线片经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对骨折处骨痂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矩形髓内钉组术后56 d骨痂含量和术后14,21,28 d骨痂中成骨细胞内BMP含量均高于钢板组(P<0.05)。结论:矩形髓内钉内固定胫骨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化道平滑肌瘤(LA)和平滑肌肉瘤(LS)的鉴别。方法:采用肉眼,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对消化道190例LA和LS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LA平均直径3.3cm,表面光滑,质地坚韧,壁间型、腔内型多见。细胞富裕1-2级多,细胞形态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分化程度高,细胞核多为细棒状,肥胖形,核分裂计数平均0.47/25 HPF,无核分裂占75%。LS平均直径8.6cm,质地鱼肉样,哑铃型多见。细胞富裕2-3级多,细胞多形性,细胞核多不规则,巨核、多核,核分裂平均计数20/25 HPF,细胞分化程度低。应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鉴别组织来源。结论:核分裂计数是诊断LA和分辨低度、中度、高度恶性LS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也是确定平滑肌组织来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血压升高,最高达210/110 mmHg(1 mmHg=0.133 kPa).当时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波依定等药物治疗,高血压症状有所控制,但头昏症状仍反复发作.体检:双脊肋角平坦,左肾区叩击痛弱阳性,右肾区无叩痛.实验室及器械检查:CT示左肾上腺区可见一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8.5 cm×8.0 cm,其中可见团块状稍高密度影,边界光滑锐利,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其中可见多个小囊样低密度区,左肾受推压向下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