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药回生口服液维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卡氏(KPS)评分、生存质量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76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回生口服液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利用 Kaplan-Meier 方法,对患者 PFS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组76例,出组2例,可评价疗效74例,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分布均衡(P >0.05),两组患者临床证候及体力状况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社会家庭状况(SPW)和与医生关系(RD)外,两组维持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 PFS 分别为5.5月、4.2月(P <0.05)。结论中药回生口服液维持治疗可提高中晚期 NSCLC 患者 KPS 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 PF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CA125)、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水平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CEA、CA125、Cyfra21-1水平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与鳞癌患者相比,血清CEA水平在肺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血清CA125水平在Ⅳ期肺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血清Cyfra21-1在患者疾病一般特征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升高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2、4.5、4.3月,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CA125、Cyfra21-1升高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外院体检发现肺部占位1周"于2013年2月20日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入院后行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一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2.8 cm×2.0 cm,CT值约59 HU,边界不清,周边可见毛刺征及分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行全身PET/CT,结果提示:左肺上叶后段斑片、结节状影,呈高代谢性,考虑周围型肺癌(图1)。实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双源CT在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肺癌患者行双源CT检查,依据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和鳞状细胞癌组,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达峰时及达峰后第40、60、100秒的净增CT值;依据第8版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比较不同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26例,Ⅲ期34例,Ⅳ期13例)患者的标准化碘浓度(NIC)。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IC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腺癌组患者在主动脉达峰时及达峰后第100秒的净增CT值均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后第40、60秒,两组患者净增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TNM分期的增加,肺癌患者的NIC值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期肺癌患者的NIC值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诊断肺癌TNM分期的AUC为0.925(95%CI:0.855~0.995),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88.6%,最佳截断值为0.425。结论双源CT定量参数能间接反映肿瘤的病理类型,在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及临床分期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非小细胞肺癌基础及其转化性研究,从癌细胞驱动基因筛选及其靶向干预方面的研究,到肿瘤细胞微环境研究,正逐渐改变传统理念,也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最活跃的领域。组织缺氧与抗氧化系统是影响肿瘤微环境、改变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Keap1/Nrf2/ARE信号转导通路是机体最重要的抗氧化应激系统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耐药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控该通路关键激酶磷酸化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耐药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6.
KIF5B-RET融合基因存在于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是除EGFR、k-ras、EML4-ALK驱动基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靶点。该融合基因在不吸烟或少量吸烟、腺癌、无EGFR及k-ras突变、无EML4-ALK融合基因的NSCLC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并且对RET抑制剂(如凡德他尼)有较好的治疗反应。全文就KIF5B-RET融合基因的基本结构、功能、检测及其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晚期肺癌治疗方法中最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因此分子靶点的研究也早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HGF及其c-MET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发展、组织学类型及预后密切相关。全文就HGF及其c-MET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靶向药物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驱动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研究的热点,尤其在肺腺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及K-Ras等基因的研究结果逐渐改变了人们对NSCLC发生、发展生物学本质的认识,针对上述靶点的靶向干预,可以说是NSCLC治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