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20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1985年的资料,美国剖宫产率约为 20%,我国有些地方高达 26%以上.据我院1988~1994年资料统计剖宫产率占22.39%.由于种族不同,骨盆类型汉族女型、女扁型明显多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女猿型、男型骨盆明显多于汉族,故而造成剖宫产率的不同.现将我院1988~1994年1715例汉族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产妇的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护理人员的艾滋病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游戏活动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了廨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真实感受.结果:得知自身/家属艾滋病感染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虽然多数人会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但仍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结论:需要加强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C在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促进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维生素C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凋亡过程中细胞基因组DNA的变化。结果维生索C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阻滞HeLa细胞于G0/G1期,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结论维生素C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原因可能是HPVE6蛋白的表达上调而恢复了P53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人因神经血管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穿鞋及足修剪不当致伤,自发性溃疡、水疱破裂、烫伤、足癣为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发因素。我科自2001年8月-2003年6月,对来我院就诊的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病人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正规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腹绒毛与羊膜腔穿刺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寻找适合钦州市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的方法。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就诊的531例单胎妊娠有生育重型或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高风险孕妇进行研究。根据取材方法分为对照组(羊膜腔穿刺取材,n=415)和研究组(经腹绒毛穿刺取材,n=116),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对照组穿刺成功率100%,术后2周内流产2例,诊断为重型α-地中海贫血17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10例及中间型地中海贫血64例;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引产48例。研究组穿刺成功率100%,诊断为重型α-地中海贫血10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4例及中间型地中海贫血17例;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引产26例。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及流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穿刺术取材方法均安全、有效,但经腹绒毛穿刺取材术可在孕早期发现胎儿地中海贫血情况,临床上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缺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语言训练,实验组在常规语言训练基础上采取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等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听力理解、复述、口语表达、朗读、阅读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语言功能缺失患者采取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等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和双氯芬酸钠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宫外孕病灶清除术患者120例,ASAⅠ级,年龄19~36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双氯芬酸钠(D)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BD)组,各40例.B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B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并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 mg/kg.术毕拔管及术后2、4、8、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W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 B组和BD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h VAS评分低于D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4、8、12、24h VAS评分明显低于B和D组患者(P<0.05).结论 防御性应用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栓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的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5所地区医院2009年~2011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记录并统计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产ESBLs肠杆菌的检测采用NCCLS(1999)推荐的筛选和确证试验,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临床分离的3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896株,总检出率28.00%,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由2009年的22.76%上升为2011年的31.28%;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产ESBLs肠杆菌科,从中分离出产ESBLs菌589株,检出率32.74%(589/1798);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阶段性地分析产ESBLs细菌发生率和耐药性的变迁,及时为临床提供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艳华 《现代医院》2006,6(8):91-92
2005年6月23日,我科收治了1例双足、双小腿Ⅱ度化学烧伤的病人。由于盘问病史时,患者隐瞒了曾有一年的吸毒史,所以直到入院第10天才根据临床表现考虑到进行抗HIV检测。结果回报阳性。针对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愈发严峻的具本情况,建议医生把是否有吸毒史纳入病史盘问中,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加大艾滋病防护宣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