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功能锻炼时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皮下积液发生率、伤口引流量和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CBM、万方、VIP和CNKI等资源,收集乳腺癌患者不同功能锻炼时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和术后2年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延期锻炼影响术后1周前屈受限度[MD=17.92°,95%CI(9.85,25.38)];早期锻炼增加了术后伤口引流量,且使引流持续时间增加1d,在术后4个月能改善淋巴水肿发生率[OR=0.03,95%CI(0.00,0.57)],但对术后1个月、6~8个月和2年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和术后2年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增加了术后伤口引流量,且延长引流持续时间,临床中应该综合患者个人、治疗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功能锻炼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奥硝唑中枢抑制效应与脑内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 butyric acid,GABA)系统的关系。方法:经不同剂量右/左奥硝唑处理后使用N,N-二甲基二吖啶硝酸盐(1-(Ethoxycarbonylmethyl)-6-methoxyquinolinium bromide,MQAE)荧光探针检测原代培养小鼠皮层神经元氯离子浓度,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BAA受体亚基的表达。尾静脉注射给予右/左奥硝唑后测定小鼠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结果:右奥硝唑剂量依赖性激活小鼠皮层神经元的氯离子通道,经右奥硝唑处理后的皮层神经元能增加GABAA受体α1亚基的水平,且右奥硝唑有潜在的抗焦虑活性。结论:右/左奥硝唑中枢作用不同,右奥硝唑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激活GABA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前庭刺激后受试者血压(BP)、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认知能力等的变化,为建立飞行人员前庭性错觉模拟体验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20名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前庭刺激训练,持续时间 3 min,其中加速阶段持续50 s,匀速旋转复合转头阶段持续2 min,减速阶段持续10 s。记录受试者训练后HR、BP、HRV、认知功能评分、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前庭症状变化及错觉发生情况。 结果 与实验前相比,前庭刺激过程中受试者舒张压(DBP)、HR与呼吸频率(RR)均显著升高(P<0.05);前庭刺激后受试者注意力分配任务中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AI)显著下降(P<0.05),前庭症状评分显著增加(P<0.05),前庭功能稳定性分级为:0度4人,I度16人,Ⅱ度0人,Ⅲ度0人,前庭性错觉诱发率100%。 结论 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前庭刺激可引起适度的前庭反应,诱发前庭性错觉,对心血管功能和分配性注意力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飞行员前庭性错觉模拟体验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失重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自噬和内质网应激都是细胞为维持自身稳态和应对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应激性反应,研究表明,模拟失重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水平提高,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细胞迁移能力增强,这些生理变化都伴随着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增强,失重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发生时细胞的凋亡增加,提示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可能在失重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中起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在失重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离体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db/db小鼠小脑的代谢变化。方法:采用8只15周龄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为实验组,11只15周龄野生正常小鼠为对照组,对其小脑组织进行离体的1H NMR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脑的代谢模式明显不同,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丙氨酸(Ala)等代谢物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谷氨酰胺(Gln)、牛磺酸(Tau)、乳酸(Lac)等代谢物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组学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小脑中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出现了紊乱,这为进一步认识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止动颗粒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黄芩苷为参照峰,建立11批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测定黄芩苷、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鉴定了没食子酸、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绿原酸、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芍药苷、白杨素-6-C-β-D-葡萄糖-8-C-α-L-阿拉伯糖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糖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糖苷异构体、黄芩苷、黄芩苷异构体、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五味子醇甲16个成分,11批制剂相似度达到0.98以上。黄芩苷、栀子苷、芍药苷分别在12.15~388.80μg/mL、6.52~209.00μg/mL、8.38~268.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98%(3.04%)、100.49%(0.60%)、100.55%(2.73%)。11批制剂中黄芩苷为7.46~12.40 mg/g,栀子苷为7.01~13.27 mg/g,芍药苷为7.68~12.76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可靠,可用于止动颗粒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魏婷婷  沈晨  韩园园  钱长敏  宋兆辉  何毅  夏玉凤 《中草药》2019,50(17):4244-4253
目的采用UPLC-Q-TOF-MS对止动颗粒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进行快速定性,为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Waters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采用电喷雾电离化源(ESI),MSE扫描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检测。结果通过与空白生物样品和对照品的提取离子色谱图、质谱碎片裂解信息比对,初步鉴定出45个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包括28个原型成分和17个代谢产物。结论建立的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为止动颗粒在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的定性分析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分析手段,为该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参照前期吡考他胺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制得10个4-乙氧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系列2);为了评价和比较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同时进行了相应10个4-甲氧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系列1)的合成,以期寻找新的抗血栓药物。方法以2,4-二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Willianmson反应、氧化、氯代和胺解反应共制得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系列2),各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IR和MS确证。采用Born比浊法对20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筛。结果与结论在新制得的10个4-乙氧基系列化合物中,2b的活性最高,2a、2b、2d、2f的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吡考他胺。结果表明,新制得的4-乙氧基系列化合物与系列1各化合物相比,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同样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HBV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五项)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HBV-DNA)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健康体检者HBV血清学标志物,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HBV-DNA.结果 50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39例,阳性率78%;乙型肝炎大三阳HBV-DNA阳性率高于小三阳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二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有所不同,不能只以HbeAg的检测结果作为判断HBV传染性和复制的指标,而应结合HBV-DNA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循证的方法 整合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淋巴水肿开展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有关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预防和管理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围绕预防性干预、治疗性干预2个方面总结33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证据可用于防治乳腺癌淋巴水肿,医护人员需结合文化背景、临床情境、患者意见,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