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电针刺激频率对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欧阳钢  贾少微  王凡  石宇  高宙 《中国针灸》2005,25(11):776-778
目的:寻找治疗脑卒中的适宜电针刺激频率.方法:47例脑卒中患者电针头皮运动区,根据其频率分为2 Hz、2/15 Hz、100 Hz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观察3组患者电针前和电针中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种不同的电针刺激频率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活动,2/15 Hz和100 Hz组较2 Hz组为强.结论:在刺激强度固定的条件下,2/15 Hz、100 Hz的刺激频率治疗脑卒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硝酸甘油介入(大剂量硝充法)99mTc-MIBI心肌SPECT对存活心肌判定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4例大剂量硝充组和31例小剂量硝充组的心肌梗塞患者均行静息和硝充法心肌显像。采用9节段评分法对两次显像进行了比较。其中两组中分别有18例和17例于冠脉血管再通术(PTCA或CABG)后半年内再次复查了静息心肌显像并与术前比较。结果:大剂量硝充组静息心肌显像灌注异常节段为154个,硝充后有77个节段呈现了再分布,总再分布率为50.0%(77/154);小剂量硝充组静息心肌显像灌注异常节段为110个,硝充后有35个节段呈现了再分布,总再分布率为31.8%(35/110)。大剂量和小剂量组中18例和17例PTCA和CABG患者术后静息心肌显像与硝充法心肌显像比较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5.7%和68.8%.预测准确率为对71.9%和50.9%。结论:大剂量硝酸甘油介入99Tc-MIBI心肌SPECT具有较高的存活心肌检出率和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肝血池SPECT显像诊断肝血管瘤是公认的有一定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并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我室自1990年7月以来共检查肝血管瘤22例,并经临床各种检查方法所证实,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肝血管瘤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34~70岁,平均48.3岁,非肝血管瘤组18例,男13  相似文献   
4.
5.
改良硝甘法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判断存活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硝酸甘油酯(简称改良硝甘法)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显像检测心肌梗塞后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分别对65例改良组和32例普通组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静息改良硝甘法介入和静息普通硝甘法介入心肌显像;两组中各有28例和12例行血管再通术,并于术后2~3个月重复静息心肌显像。结果改良组静息心肌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194个,改良硝甘法介入后有123个节段再填充,再填充率为634%;普通组静息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103个,普通硝甘法介入后有48个节段再填充,再填充率为46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66,P<001)。血管再通术患者术后复查静息心肌显像,与术前硝甘法介入显像比较,灌注改善的预测准确率为897%和722%。结论改良硝甘法介入可明显提高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核素显影在诊断成人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肾瘢痕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99TcmDTPA肾闪烁显像及间接法膀胱造影(IVRC)在诊断成人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及肾瘢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92例经99TcmDTPA肾闪烁显像及IVRC诊断为VUR者,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诊断、尿培养、肾动态显影有无肾瘢痕、返流曲线角度、排泄性膀胱输尿管造影(VCUG)及双肾B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同位素99TcmDTPA肾闪烁显像及IVRC诊断为VUR的患者中尿路感染占68.5%(63/92例),明显高于慢性肾脏疾病(CKD)31.5%(29/92例,χ2=18.003,P=0.000),肾闪烁显像提示肾瘢痕在UTI组和CKD组分别占54%和55.2%,而B超提示肾脏形态失常的在UTI组和CKD组分别为7.9%和21%,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31.231,P=0.000和χ2=7.32 3,P=0.007); 5例经IVRC诊断为VUR的患者同时行VCUG检查,其中3例提示有VUR(返流等级均为Ⅰ级),相符率60%;尿路感染组细菌、支原体、真菌感染分别占50%、38%和12%,前两者明显高于后者(χ2=14.26,P=0.000和χ2=7.68 3,P=0.006); 结论 99TcmDTPA肾闪烁显像诊断肾疤痕和IVRC诊断VUR的敏感性分别高于B超声检查和VCUG.尿路感染患者VU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KD患者,提示反复尿路感染与VUR形成有关.目前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细菌和支原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9Tc-BDI-1的标记和人膀胱癌荷瘤裸鼠显像方法,为临床应用做好准备。方法 用亲和层析柱纯化的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用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标记^99Tc-BDI-1。用薄层层析测定^99Tc-BDI-1的放化纯度。用EJ细胞测定^99Tc-BDI-1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分数及亲和常数。用人膀胱癌荷瘤裸鼠进行^99Tc-BDI-1显像。结果 ^99Tc-BDI-1抗体标记率为70.1%,放射化学纯度92.1%,免疫活性分数80.5%。荷瘤裸鼠影像清晰、对比度良好,^99Tc-BDI-1在瘤体部位的浓集明确,瘤体清晰可辨。结论 ^99Tc-BDI-1能够穿过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并保留了抗体的亲合力和特异结合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观察针刺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功能状态和SPECT技术对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符合临床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针刺前后分别进行了SPECT 99mTc-ECD脑灌注显像检查,并对此类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改变和易损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SPECT检查中发现大脑皮质不同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灌注异常,以额叶和颞叶功能受损最常见。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血流灌注降低病灶放射性摄取改变差异显著,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得出针刺可使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降低病灶增加放射性摄取,即明显改善了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结论应用SPECT显像技术可直接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可客观定量分析针刺治疗效果,对以后评价、判断治疗疗效和针刺选穴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种直观可行的客观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负荷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潘生丁负荷心肌显像是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能同时了解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改变情况。我们采用在潘生丁负荷高峰时“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MIBI的方法,同时获得心肌断层显像结果和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对人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损害。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21名、摇头丸组12例、海洛因组43例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测。静脉注射显像剂99Tcm TRODAT 1剂量为740MBq/ml。计算纹状体的体积、质量、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比值(Ra% )和差值率(% )。结果 对照组双侧纹状体呈典型“熊猫眼”形,双侧尾状核和豆状核大致等大,DAT分布均匀、对称。摇头丸组和海洛因组纹状体的体积分别为(21 4±4 5)cm3 和(21 3±4 4)cm3,小于对照组[ ( 32 0±2 2 )cm3;P<0 01 ];质量分别为( 23 7±3 9 )g和( 22 4±3 2)g,低于对照组[ (33 6±2 6)g;P<0 01];Ra%分别为(5 9±0 8)%和(5 2±0 9)%,亦低于对照组[ (7 6±2 0)%;P<0 05],摇头丸组和海洛因组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值率分别是22 03%和30 74%。结论 滥用摇头丸和海洛因均破坏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DAT的数量、密度、分布和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