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胰石蛋白(pancreatic stone protein,PSP)对评估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ICU收住的确诊为脓毒症的患儿106例,平均(4.4±1.6)岁。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入院后第1天抽取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PCT、hs-CRP、PSP的表达情况。随访28 d,记录患儿生存情况。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PCT、hs-CRP、PSP与 PCIS 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T、hs-CRP、PSP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脓毒症患儿预后生存(28 d 死亡与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比较PCT、hs-CRP、PSP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随访28 d,34例患儿死亡,占整体的32.08%。相比于生存组,死亡组PCIS评分降低(P<0.001);同时,死亡组患者血清中PCT、hs-CRP、PSP表达升高(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与PCIS呈负相关( r=-0.437 2,P<0.001);hs-CRP与PCIS呈负相关( r=-0.649 7,P<0.001);PSP与PCIS呈负相关( r=-0.645 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水平PCT〔标准偏回归系数(B’)=0.481,P=0.000〕、hs-CRP(B’=0.392,P=0.014)、PSP(B’=0.314,P=0.041),都是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hs-CRP以及PSP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5%可信区间(CI),0.78~0.92〕、0.70(95%CI,0.61~0.79)以及0.69(95%CI,0.60~0.78)。PCT、hs-CRP和PSP三者联合(0.481×PCT+0.392×hs-CRP+0.314×PSP)检测的AUC值〔0.92(95%CI,0.85~0.96)〕优于单一检测PCT、hs-CRP或PSP(P<0.001);联合检测值<122.3时脓毒血症患儿预后好(28 d生存),≥122.3时预后差(28 d死亡)。结论血清PCT、hs-CRP、PSP均与PCIS呈负相关,且这3个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在评估脓毒症患儿预后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运动处方对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作用,为患儿在日常哮喘管理中合理地应用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156例,随机分为运动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药物治疗,运动组患儿同时给予运动处方,持续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应急用药评分、运动情况及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哮喘生命质量量表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 运动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应急用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25、-2.27、-26.69,P<0.05);试验后运动组哮喘生命质量评分中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39、22.44、4.50,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除呼气峰流速(PEF)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运动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运动处方对哮喘患儿的病情控制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力监测仪检测儿童心脏储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心力监测仪对儿童心脏储备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97名小学6~9岁儿童分为6~7岁组(46名)和>7~9岁组(51名),采用运动心力监测仪及心脏储备软件,在静息状态下记录儿童心音图,测量第1心音幅值(S1)、第2心音幅值(S2)、心动周期、舒张期(D)和收缩期(S)时限;计算S1/S2比值、D/S比值和心率(HR).结果 S1/S2比值、D/S比值和HR在6~7岁组分别为(2.15±1.68)、(1.46±0.26)、(95±13)次/min;>7~9岁组分别为(2.43±1.94)、(1.39±0.26)、(92±14)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心力监测仪系统可量化儿童心脏储备,其检测结果对于儿童体育教练和儿科临床医师评估儿童心脏状态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1975年在牡丹江市召开的华北、东北、天津白血病大会上我们宣读过题为《中医药与羟基脲联合化疗方案(HAMPT)治疗成人急粒、急单二年小结》一文。该文共治疗急性白血病(急白)15例,完全缓解11例,现已超过5年,仍获生存者(5年及以上)共6例。另外我们尚有1例长期存活的急  相似文献   
7.
一、一般资料 1973年7月至1977年7月底,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39例,(据1973年全国白血病座谈会规定,治疗未满二周者不予统计)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6例,急性红白细胞性白血病4例。39例中男20例,女19例。年令最大66岁,最小15岁。均系初发病例。5例为复治(用COAP方案1例,其他药物组成4例,治疗三个疗程未缓解者)。二、治疗方案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房无特殊隔离设施。 (一) 中医治疗:依据辨证分为二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基于心力-心音关系的方法和指标对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儿介入术前后心脏储备功能的改变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把实验对象分为单纯ASD患儿(n=20)组,AS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患儿组(n=20)和对照组(n=20)3组,采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体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其自然病程只1~4个月。其主要病理特点为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异常白细胞弥漫性增生和浸润,非特异性病变有发热、出血、贫血、继发感染、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我院自1973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一些初步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