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几种在肛周脓肿切开时寻找内口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洪林 《四川中医》2004,22(6):78-78
在处理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一次治愈率,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正确寻找并处理内口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故此特介绍几种常用的寻找内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正常血压人群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以及baPWV与Framingham评分的关系。方法测定180例血压正常高值者及212例正常血压者的baPWV,B超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同时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代谢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其一般资料和既往史。结果 baPWV在血压正常高值组中已明显增高,腹内脂肪、血糖、血脂等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明显增高,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与空腹血糖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增高程度与Framingham评分显著相关。结论正常血压高值患者在靶器官损害之前已有大血管损害,且这种损害和年龄、血压、血糖、BMI相关。  相似文献   
3.
最近报道,胚胎发育早期,父源基因组对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小白鼠的胚胎发生中,雄原核对胚外组织的形成是必需的,而多种动物的胚外组织中,父源X染色体却选择性地失活.所以,在受精过程中,父源DNA很可能受卵内成分的影响而重新组合.但也有证据说明,精子的某些成分仍是发出控制基因表达信息的模板.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与真核基因转录过程的激活有关.例如:活性基因含有某些核苷酸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一个家庭三例遗传性感觉神经根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中二例及其父母的染色体作了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国内外难治性疾病之一,因其具有内口无法确定,肛门功能如何保护,支管多,走行复杂等难治性原因,使其复发率及手术失败率较高。目前国内学者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及保护肛门功能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经络拍打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35例,3组分别采用穴位按摩、经络拍打、穴位按摩结合经络拍打治疗。结果:治疗组改善便秘症状积分、首次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经络拍打是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便秘的原因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近10年便秘原因与治疗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便秘的原因与治疗近况,并探讨便秘需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7年5月~2009年6月采用分段齿形外切内扎术配合痔上粘膜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用分段齿形外切内扎术治疗的1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复方珍珠散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44例我科住院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1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过程中创面组织的病理评分、创面肉芽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及创面渗出液的巨噬细胞比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创面组织病理评分、羟脯氨酸含量及创面渗出液的巨噬细胞比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珍珠散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士个人知识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个人知识管理问卷对重庆市万州区972名执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个人知识管理过程总分为(2.52±0.51)分,各维度评分获取知识为(3.03±0.55)分、整理知识为(2.31±0.77)分、保存知识为(2.08±0.88)分、共享知识为(2.24±0.69)分、创新知识为(2.57±0.68)分。不同性别、职称、职务、级别医院护士的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学习的客观因素、信息素养、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认识显著影响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均P0.01)。结论护士个人知识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进行有意识、系统的个人知识管理,且受较多因素的影响。需加强护士个人知识管理的培训,指导其采用科学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以提高护士的学习能力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