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研究苦参中有效成分槐果碱在大鼠体内血、组织和脏器中的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槐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大鼠静注槐果碱(20 mg/kg)后的药时曲线、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房室模型及药动学参数通过3p87软件拟合计算.结果槐果碱的相对回收率100.7%~108.7%,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血药浓度在0.625~20.0μg/mL、组织浓度在2.5~80.0μg/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8、0.9964).大鼠静注槐果碱后,药代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组织分布以肾最高,多数脏器给药后15 h仍能测到.结论槐果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且与组织有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2.
定量RT-PCR法对"苦参"在心肌炎模型中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定量RT-PCR法检测“苦参”中抗柯萨奇B病毒有效成份“抗柯注射液”,在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病毒血症时,对抗“柯萨奇B病毒”的药效。 方法取48只雄性18-22g 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A-H共8组,每组6只。1.各治疗组(A-F组),每只小鼠从腹腔接种0.1ml l04TCID50 CVB3m病毒2h后,每天从尾静脉分别注射抗柯注射液,5、10、15、20、25、30mg/kg,2次/d,连续用药3d。2.病毒组(G组),注射病毒同上法,2h后从尾静脉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2次/d,连续3d。3.空白对照组(H组),腹腔内注射无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2h后从尾静脉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2次/d,连续3d。 结果 空白组CVB-RNA(-)对接种CVB3m感染后用不同剂量“抗柯注射液”治疗的各小组血液中CVB3m-RNA含量与病毒组相比明显下降,其抑制率(%)与所用抗柯注射液的剂量呈正比,即“抗柯”剂量增加,CVB3m-RNA含量下降的幅度亦增加,每天5-30mg,/kg中的各剂量都有明显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 结论用定量RT-PCR法检测到“抗柯注射液”对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病毒血症时效果明显,最小有效剂量为5mg·kg-1·d-1。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观察其与病毒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柯萨奇B3m病毒分次小剂量多次接种Balb/c雄性小鼠制作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对不同时期小鼠的心脏进行大体观察、图象分析及组织学的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在10只(21.74%)接种病毒270d和300d的病毒感染组小鼠心脏的表面分布着许多灰白色点;部分小鼠的心室内有附壁血栓,心室腔内可见钙化灶.180d小鼠的心脏扩大,室间隔及局部室壁增厚;270d和300d后的小鼠心脏扩大,心房、心室腔增大,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变薄,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光镜、电镜检查发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早期的病理变化.结论在实验小鼠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中柯萨奇B病毒持续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苦参生物碱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曙霞 《中成药》2003,25(1):75-77
豆科槐属植物苦参 (SophoraflavscensAit)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inn)为常用中药 ,在我国西北部各省市广泛分布。前者始见于《神经本草经》被列为中品 ,其性味苦寒 ,归心、肝、肾、大肠、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 ,祛风杀虫 ,利尿的功能。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痒、湿疹、湿疮、皮肤搔痒、疥疮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从苦参中可分离出槐果碱 (Sophocarpine)、苦参碱 (Ma trine)、槐安碱 (Sophoridine)、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HeLa细胞为模型,观察从苦参中提取的槐果碱在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m(CVB3m)的作用.方法 ①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槐果碱对HeLa细胞的毒性.②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观察槐果碱体外抗CVB3m作用.③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观察槐果碱对CVB3m感染的HeLa细胞的保护作用:在96孔板上种植HeLa细胞并予CVB3m吸附1 h,加入不同浓度的槐果碱,并设立病毒、细胞、槐果碱对照,培养15 h后以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比较各组细胞能量代谢率和细胞存活数.结果 ①槐果碱稀释到<391 μg/mL,对HeLa细胞无毒性;≥783 μg/mL引起HeLa细胞CPE.②槐果碱6.25 ~ 50 μg/mL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减轻CPE;>100 μg/mL反而会加重、加快CPE.③槐果碱1.56 ~ 25 μg/mL对感染CVB3m的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得细胞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存活数较病毒对照组增加(P<0.05);槐果碱在50、100 μg/mL时反而加重病毒对细胞的抑制,使细胞存活数、细胞代谢率较病毒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槐果碱在体外有抗CVB3m作用,对感染CVB3m的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10余年来,国内外发现率均有增高趋势,因此对其预防研究有重要意义。我们用小鼠柯萨奇B_(3m)(下简称Cox B_(3m))病毒心肌炎模型,以自制灭活病毒疫苗免疫,观察疫苗的预防效果,为今后对本病的人群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观察30例冠心病、2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载脂蛋白C及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脂蛋白CⅡ水平比正常人高45.72%,(P〈0.001),且与血甘油三酯值呈明显正相关(r=0.599,P〈0.001);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酶性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提示: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载脂蛋白CⅡ水升高可能是甘油三酯升高的重要原因,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可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双盲对照法,对10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国产静脉氨力农注射液治疗10天的疗效进行了研究。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均支持该药可改善心功能。治疗组52例中43例心功能改善,对照组52例中5例改善、11例恶化。未发现该药有何不良反应,提示短期静脉注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成功的旁路手术有可能使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解除,恢复工作,然而,至今尚无内科和外科治疗对有症状冠心病患者恢复工作的效果比较。本文比较经内科和外科治疗的二组病人,在心插管检查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前3月和1年后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槐果碱对心脏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的方法,研究槐果碱对心肌细胞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槐果碱可使豚鼠心室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时程(APD50,APD90)和有效不应期(ERP)延长,0期上升速率(Vmax)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可使家兔窦房结慢反应动作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SDVP4)、自律性兴奋频率(SEF)和动作电位幅值(APA)明显减小,此效应亦呈浓度依赖性;在豚鼠离体心电图实验中,槐果碱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结论根据槐果碱对动物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初步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钠、钾和钙离子通道而产生抗心律失常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