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老山云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山云芝多糖,对ICR纯种小鼠移植性肉瘤_(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mg/kg腹腔给药抑制率达60~70%以上。口服给药在一定剂量下也能抑制肿瘤生长,在接种肿瘤前一周腹腔给药,停药后接种腹水型肉瘤_(180),云芝多糖可有效地防止肿瘤形成,使生命延长。腹腔注射云芝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释放H_2O_2的能力,并能提高脾淋巴细胞对~3H-TdR的摄取量,它无直接细胞毒作用,可通过宿主中介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天津地区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中医汤剂用药规律。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境外输入轻型/普通型COVID-19病例,纳入中医治疗有效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录入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中药处方等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归纳中药使用频次、高频中药药对和药簇、中医聚类处方。结果 纳入患者224例,中药汤剂处方224首,涉及中药148味,高频中药35味,药性温(1 730次,41.79%)、药味苦(2 433次,39.23%)、入肺经(3 094次,30.19%)、清热药(990次,23.93%)和化痰止咳平喘药(807次,19.51%)使用频次最多;茯苓+陈皮、半夏+陈皮和虎杖+陈皮是常见的药对;茯苓+陈皮+虎杖和半夏+陈皮+虎杖是常见的角药;得出6组中药药簇和6类中医聚类处方。结论 初步归纳出6类药簇和6个聚类处方,用于COVID-19各型各证的选方和加减,为中医治疗COVID-19提供临床选方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提取住院号、性别、年龄、疫苗接种信息、既往慢性病情况、临床分型、合并前期症状、发病日期、入院日期、中医首次会诊日期、中医首诊辨证用药信息、核酸转阴日期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作为结局观察指标,并以其平均值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征指标差异,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筛选病历398例,剔除219例,纳入研究179例,分组后组间在合并慢性疾病、合并前期症状、入院时间差、中西医结合干预时间、中医证型分类等5项指标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时间、中医证型分类等3项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合并慢性疾病、较晚中西医结合干预及中医辨证分类为兼杂证会延长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天津市本土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通过组建中医会诊专家团队、采取一线与远程有机结合的会诊模式,充分发挥中西协同的治疗优势,在加快患者病情缓解,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对该救治模式进行梳理,为应对今后的疫情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纤维化完整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基于已知认识,从中医理解为"邪伏肺络是病因,枢机不利启动血瘀、瘀血内结致新血不生是过程,肺、脾、肾气虚是结果,气血失和可加速疾病进展,引动伏邪易诱发急性加重"。脏非本虚,是"因瘀致虚、互为因果",且"瘀"含两端,即气郁、血瘀,故瘀解则虚复,治疗攻瘀忌猛,重在枢转气机、养血活血、疏通肺络。  相似文献   
6.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始发弥漫性肺泡炎、继发间质增殖,以纤维化为结局的病理改变过程,涉及呼吸、免疫等多系统疾病,以特发性PF为代表。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明显降低。目前,PF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其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异常、氧化/抗氧化失衡、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细胞凋亡等机制研究较多。中医理论认为,PF属“肺痿”“肺痹”范畴,“血瘀”贯穿整个疾病过程[1],运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基于对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抗PF效应和作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两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根据干预措施分为试验组(中药或中药联合西药)和对照组(安慰剂或西药),评估肺功能[用力呼气量(FVC)、肺总量(TLC)、肺弥散功能(DLCO)]、动脉氧分压(PaO_2)、6 min步行试验(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文献(1 113例患者),汇总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可延缓肺功能(FVC、TLC、DLCO)下降,维持PaO_2和生活质量(SGRQ评分),改善咳嗽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但不能延缓6MWD下降,改善呼吸困难症状(P0.05);亚组分析,与西药治疗比较,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可延缓FVC、TLC、DLCO下降,维持PaO_2水平和SGRQ评分,单纯中药治疗仅能延缓FVC下降。[结论]观察疗程≥6月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糖皮质激素或抗氧化剂,中药联合西药治疗≥6月可延缓IPF患者肺功能下降,维持氧合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单纯中药治疗未能获益,但限于纳入试验的质量控制差异,本系统评价结论尚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成人普通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7日—2月5日于天津海河医院中医病区收治的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成人普通型患者32例,入院后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首发症状、舌象等信息并进行辨证。[结果] 研究共纳入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成人普通型患者,包括男13例,女19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9.34±15.00)岁,其中9例(28.13%)存在基础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热门诊筛查病例1例(3.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12例(37.5%),家庭聚集性发病19例(59.38%)。7例患者(21.87%)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IL-6正常;17例患者(53.12%)出现淋巴细胞计数下降,6例患者(18.75%)淋巴细胞合并白细胞计数减少。首发症状:1例患者(3.13%)无症状,31例患者(96.87%)首发症状为咽干,23例患者(71.88%)有咳嗽症状,9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患者(3.13%)伴味觉、嗅觉减退。舌象:淡红舌25例(78.12%)、红舌7例(28.88%),2例患者(6.25%)舌体胖大有齿痕;黄苔21例(65.63%),其中薄黄苔9例(28.13%)、黄腻苔12例(37.5%);白苔10例(31.25%),其中薄白苔6例(18.75%)、白腻苔4例(12.5%);中医证型:湿邪困表证3例(9.37%),瘟热犯卫证24例(75%),热毒袭肺证3例(9.37%),湿蕴脾胃证2例(6.25%)。[结论] 经过研究分析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成人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特点,认为温热蕴结,肺气不宣为主要病机,治疗宜以宣肺化湿、清热透邪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