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CT及MRI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了新的认识[1].本文着重分析讨论20例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及CT、MRI在脑干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认为出血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父亲今年80岁、母亲78岁,退休在家多年。虽然二老年事已高,但却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直十分硬朗。究其原因,就是在饮食起居上坚持“睡、晒、逛、素、读、养”的六字养生秘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6.
陈斐 《家庭用药》2008,(11):50-50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不仅导致生理上残疾,而且对患者认知、情感等心理状态也有较大损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脑卒中患者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7.
品质圈活动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质圈,确立高血压患者亟待解决的健康教育问题,对80例患者进行现状调查,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品质圈活动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防病知识和全体护士的工作责任心.结论品质圈活动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腕管综合征(CTS)是正中神经于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嵌压性周围神经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现将我院2006年3月~2007年6月收治的78例CTS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斐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979-979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分泌相对或是绝对不足和(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尿糖,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习惯称为“三多一少”,同时伴有疲乏、无力及精神不振等,易并发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慢性病变和各种感染,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