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选择医生是促进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 ,积极开展全程优质服务的突破口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竞争机制 ,最终让病人以比较低廉的费用得到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 ,这项举措也有利于促使医院从计划经济的服务模式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服务模式 ,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推行病人选择医生推动了医院内部的改革 ,促进了医护人员的观念转变 ,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病人选择医生作为一项改革措施 ,要想使其健康、持续、深入地开展 ,需要妥善处理以下几种关…  相似文献   
2.
陈召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97-898
脑卒中后常伴发呃逆,多呈顽固性,常因影响患者的饮食、情绪及睡眠而加重病情,临床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近年采用针刺配合654-2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引起顽固性呃逆;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系统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检索PubMed、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收录的关于松龄血脉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31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在降低收缩压(MD=-7.88,95%CI[-9.68,-6.08],P<0.00001)、舒张压(MD=-7.85,95%CI[-9.07,-6.62],P<0.00001)、甘油三酯(MD=-0.46,95%CI[-0.66,-0.26],P<0.00001)、总胆固醇(MD=-0.92,95%CI[-1.49,-0.35],P=0.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1,95%CI[0.28,0.73],P<0.00001)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D=-0.91,95%CI[-1.82,0.01],P=0.05),表明2组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作用相当。亚组分析结果提示,降低收缩压可能与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关系密切,降低舒张压可能与钙拮抗剂(CCB)类药物关系密切。此外患者在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临床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明确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今后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放弃化疗。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采用恩丹西酮加清胃止吐方预防化疗药物顺铂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观  相似文献   
5.
陈晔  陈召  黎东生 《卫生软科学》2007,21(6):493-49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农民工患高血压的情况,归纳农民工患高血压的非遗传性因素,提出健康教育措施。[方法]抽取广州地区6家用人单位354名农民工的体检血压值,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样本中11.30%的农民工患有高血压,并有13.84%的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血压增高。[结论]高血压已成为农民工的多发病,应针对农民工存在的健康知识匮乏、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过大等影响高血压发病因素开展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4月收录的关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GRADE3.6进行GRADE证据质量评价。共纳入33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977例。结果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MD=4.32,95%CI[0.92,7.72],P=0.01)、B型钠尿肽(MD=-228.29,95%CI[-361.74,-94.84],P=0.0008)、N末端B型利钠肽原(MD=-360.92,95%CI[-491.04,-230.80],P<0.00001)、临床心功能疗效(RR=1.21,95%CI[1.16,1.25],P<0.00001)、E/A比值(MD=0.13,95%CI[0.07,0.18],P<0.00001)、心输出量(MD=0.30,95%CI[0.19,0.42],P<0.0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3.08,95%CI[-5.43,-0.74],P=0.01)、6 min步行距离测试(MD=47.80,95%CI[35.92,59.67],P<0.00001)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疗程大于等于14天的试验组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均未出现肝肾功的损伤,试验序贯分析显示临床疗效累积纳入的研究穿过了传统界值和TSA界值,进一步肯定了其临床疗效。GRADE评价显示证据级别多为低级或极低级。结论临床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明确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组对照,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对流冲洗治疗Fournier坏疽的效果。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例Fournier坏疽患者,其中4例因VSD需自费纳入单纯换药组,另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VSD组6例和VSD联合对流冲洗组6例。所有患者经抗感染、控制血糖治疗后行Ⅰ期清创手术。单纯VSD组:根据创面大小及形态将负压材料剪成合适形状,充分接触并填满创面残腔,确保无残留死腔,封闭创面后负压接医院中心负压进行持续吸引,负压为150 mmHg(1 mmHg=0.133 kPa);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在单纯VSD组处理基础上联合0.9%氯化钠溶液通过输液器冲洗创面;清创换药组:对创面进行仔细清创,并用0.9%氯化钠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对创面进行冲洗,尽量保持创面清洁后,乳酸依沙吖啶纱布填充创面后敷料覆盖。对各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Ⅱ期缝合术式、平均创面封闭时间、住院总时间、患者满意情况、VSD使用个数及VSD堵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及χ2检验。 结果治疗后,单纯VSD组可见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好;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创面基本被鲜红肉芽组织覆盖;清创换药组创面可见肉芽组织散在生长,创基仍可见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附着,创周皮肤炎症反应较重。3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07,P<0.05)。清创换药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为(58.7±4.5)%,明显低于单纯VSD组[(79.8±5.6)%]、VSD联合对流冲洗组[(93.6±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2、9.133,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也明显低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8,P=0.001)。单纯VSD组5例Ⅱ期行拉拢缝合联合植皮封闭创面,1例腹股沟区创周皮瓣红肿明显,拉拢缝合后切口局部持续较多分泌物渗出,加强清创换药后切口逐渐愈合;VSD联合对流冲洗组患者Ⅱ期缝合采用直接拉拢缝合即基本封闭创面,创面愈合良好;清创换药组1例Ⅱ期行直接拉拢缝合联合局部植皮,皮片部分成活,剩余3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加游离植皮术封闭创面。3组患者平均创面封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89,P<0.05);清创换药组的平均创面封闭时间明显大于单纯VSD组、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1、7.195,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平均创面封闭时间也明显大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8)。3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07,P<0.05);清创换药组的住院总时间为(38.3±9.3) d,明显大于单纯VSD组[(22.3±3.4) d]、VSD联合对流冲洗组[(16.7±2.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3、7.106,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住院总时间也明显大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47)。单纯VSD组堵管率为44.4%(12/27),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堵管率为15.8%(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单纯VSD组患者治疗期间虽然也无明显疼痛,但费用较高;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创面愈合良好,患者满意度最高;清创换药组患者换药过程疼痛剧烈,住院时间长,后期创面封闭效果不甚满意。 结论VSD联合对流冲洗能快速稀释引流创面分泌物,减轻创面感染,有效解决堵管发生,保障引流通畅,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三孔式"经剑突肋缘下胸腺切除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该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13例,均采用"三孔式"前纵隔剑突下胸腺切除治疗,统计分析手术一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胸腺完整切除率、周围脂肪清扫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死率)、疼痛评分和伤口满意度。 结果剑突下观察孔长度为(20±2)mm;平均手术时间(95.1±23.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5±9.2)ml(除去中转手术);中转开胸率3.53 %(4/113);胸腺完整切除率100%;周围脂肪清扫率(92.37±6.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4±1.2)d(术后不留置引流管);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疼痛评分(VAS)为(2.3±0.3)分;患者切口满意度评分(93.0±5.6)分。 结论"三孔式"剑突肋缘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作为胸腺切除的新方法,不仅满足了传统手术观念所要求的"en bloc"切除原则,同时又兼顾了现代社会微创美观的要求。该术式在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各方面均不劣于传统手术,可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新方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糖尿病足(DF)患者就诊延迟的现状及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烧伤创面修复外科住院的就诊延迟DF患者459例,按照就诊延迟时间分为3~30 d组和>30 d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和结局.Pearson相关分析就诊延迟与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全麻)代替气管插管全麻用于经剑突、肋缘下"三孔式"前纵隔病变切除术治疗不合并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纳入我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连续收治的行"三孔式"前纵隔病变切除术治疗不合并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109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和喉罩全麻组。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共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83±15.89)岁;喉罩全麻组患者共39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31±15.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中转为开胸、术后并发肌无力、死亡等情况。喉罩全麻组患者术中无中转为气管插管全麻者。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最高CO2分压、最低氧分压值、麻醉效果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误吸、胃肠道不适、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喉罩全麻组患者手术前麻醉所用时间、麻醉清醒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P<0.05),而且喉罩全麻组患者术中一过性心律失常、术后咽喉部不适及声音嘶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患者(P<0.05)。结论在喉罩全麻下行经剑突、肋缘"三孔式"前纵隔病变切除术治疗不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尝试常规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