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FcεRI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2例职业苯接触工人、12例慢性苯中毒工人及9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cεRI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FcεRIγ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37.50%、12.65%、7.41%,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FcεRIγ基因表达与正常成人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尽管慢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中FcεRI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职业苯接触更为明显,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FcεRIγ基因表达水平均下调,这种表达异常可能与接触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院内卒中(in-hospital stroke,IHS)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近5年缺血性IHS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比较两组出院时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2分]比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缺血性IHS患者121例,其中溶栓组6例,非溶栓组115例。出院时预后良好(mRS 0~2分)患者溶栓组6例(占100%),而非溶栓组42例(占36.5%),溶栓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非溶栓组(P0.05)。结论缺血性IHS患者r-tPA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母草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家兔小肠平滑肌标本置于恒温平滑肌槽中,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小肠的收缩曲线,观察益母草对小肠收缩的影响,并观察阻断胆碱能M受体和组胺H1受体等对益母草作用的影响。结果益母草浓度依赖性兴奋离体小肠平滑肌,阻断胆碱能M受体或组胺H1受体能显著抑制益母草诱导的小肠平滑肌收缩。结论小肠平滑肌是益母草作用的靶器官,益母草通过激活小肠平滑肌上的M受体和H1受体而促进小肠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4.
2015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脑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新型溶栓药物、神经保护剂、叶酸预防卒中、脑动脉夹层治疗、脑血管病指南、中国卒中建设发展等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患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治疗后分析比较其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等方面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为0,护理缺陷率为1.8%,满意度为94.5%,患者住院时间为(21.2±6.9)d;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为11.7%,护理缺陷率为15.7%,满意度为76.5%,患者住院时间为(38.8±7.3)d,两组患者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在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方面都明显提高,且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上显著下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 h”于2012年5月25日15∶53收入本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2 h(当天14∶00时)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右手控制遥控器不灵活,右下肢跛行,可独立行走,无意识障碍、口齿不清、口角歪斜,无头痛、头晕;1h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测血压150/90 mmHg,急查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图1)。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卒中后,与原发梗死灶有突触联系的远隔非缺血部位可发生如神经元脱失、胶质增生、轴突变性等继发性损害,并影响神经功能恢复.一些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已被用于检测这些继发性损害.文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