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波形交替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选用穴位相同,治疗组交替使用连续波与疏密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连续波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波形交替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果优于连续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家系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 方法调查LGMD家系(35人)中的27人,14人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10例无临床表现,4例有临床表现),包括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结果有临床表现的4例患者中,3例于青少年时期发病,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四肢进行性无力,Gower征阳性,出现鸭步,肌萎缩主要分布于近端肌,无腓肠肌肥大等;1例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4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MCV和SCV均正常,3例EMG呈神经源性损害,1例EMG呈混合性损害。 结论同一家系中的LGMD患者,病程越长,临床表现越典型;神经电生理检查中,EMG以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而MCV和SCV正常。  相似文献   
3.
闵瑜 《北方药学》2013,(6):36-36
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西医治疗疗程长,效果欠佳,难以彻底,常反复发作。而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迅速缓解症状、取效时间快、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体质、副作用少而安全等方面。笔者应用椒梅汤化裁治疗该病7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磁振热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56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治疗组30例,均给予磁振热治疗,治疗组再增加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特殊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膝关节疼痛程度及功能。结果治疗30d后,两组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膝关节OA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引气归元穴组为主穴,观察针刺与艾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PMI)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艾灸组30例,治疗过程中针刺组剔除1例、艾灸组剔除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艾灸组采用麦粒灸引气归元穴组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PMI患者睡眠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艾灸组总评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催眠药物因子成分的评分较针刺组降低更明显(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9.29%(25/28),明显高于针刺组的75.86%(2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FSH和L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艾灸组FSH和E2的改善水平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均可改善PMI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且艾灸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在预防肛肠科术后患者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肛肠科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与具有温经活血的中药穴位贴敷三阴交、气海两穴。对照组在实验组方法的基础上,将中药穴位贴敷改为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导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尿潴留及导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有效减少肛肠科术后患者尿潴留及导尿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步行训练,2组每天每次治疗30 min,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三维步态参数(左右步长差、步速)、功能性步行分级(FAC)、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右步长差、步速、FAC分级、下肢FMA评分及M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评分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步行功能,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 例脑卒中患者随 机分为等速组、有氧组和联合组各25 例。3 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等速组增加30 min 等速 肌力训练,有氧组增加30 min有氧运动,联合组增加15 min等速肌力训练和15 min有氧运动。治疗前、治疗 后4 周采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流速(PEF)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定,同时 评估患者膝关节峰力矩(PT)、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改良Barthel 指数量表(MBI) 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氧组和联合组的FVC、FEV1、PEF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而等速组治疗后FVC、FEV1、PEF 与治疗前相比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比较,联合组FVC、FEV1、PEF、膝伸展PT、膝屈曲PT、FMA-LE、MBI等指标提高 幅度明显高于有氧组、等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脑卒 中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电刺激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3组患者分别经3周治疗后,发现其sEMG平均波幅、吞咽时限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肌电生物反馈组及电刺激组sEMG平均波幅[分别为(25.96±2.49) μV和(22.71 ±4.29) μV]、吞咽时限[分别为(1.15±0.11)s和(1.25±0.11)s]及SSA评分[分别为(22.40±3.46)分和(27.39 ±4.5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肌电生物反馈组上述疗效指标亦显著优于电刺激组(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电刺激及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是评估患者生活独立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了解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及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和护理,是最基本的功能评定内容和主要的康复目标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