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CCl4和脂多糖诱导的两种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肝细胞凋亡的病理特点。方法雄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4模型组与脂多糖模型组。CCl4和脂多糖模型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03 mL/kg 50?l4/橄榄油混合液和10μg/kg脂多糖与900μg/kg半乳糖胺。9 h后采集标本,检测肝细胞凋亡,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Cl4和脂多糖模型小鼠血清ALT与AST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且脂多糖模型高于CCl4模型(P<0.01);模型小鼠均有明显肝细胞凋亡(P<0.01),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CCl4模型呈局灶性,以中央静脉周围为主;脂多糖模型呈弥漫性,肝细胞坏死与肝组织炎症更显著(P<0.01)。CCl4和脂多糖模型肝组织均SOD活性升高、而MDA含量下降(P<0.01),但CCl4模型更显著(P<0.05)。结论CCl4与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均有明显的肝细胞凋亡,但CCl4模型以中央静脉区为主,脂质过氧化损伤更为明显;脂多糖模型呈弥漫性,肝细胞坏死与肝组织炎性反应较重。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表明:肝细胞凋亡与网状支架破坏是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抑制肝细胞凋亡及其支架结构破坏是防治肝纤维化的根本措施之一,TNF受体(TNF-R)半胱天冬酶(Caspases)通路是细胞凋亡的分子病理基础,ERK-MMP2途径是网状支架破坏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在既往工作基础上,我们拟以抗纤维化有效中药-扶正化瘀方为对象,首先采用析因设计,动态观察扶正化瘀方影响肝细胞凋亡、网状支架破坏与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继而探讨该方及其扶正与化瘀治法拆方对小鼠体内肝细胞凋亡与网状支架破坏的作用机制与治法特点。随后建立中药影响肝细胞凋亡的药物高内涵分析方法,探讨扶正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培养小鼠肝细胞TNF-R/Caspase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并将经复方与拆方作用的凋亡肝细胞与原代肝星状细胞共培养,观察该方及其拆方通过抗肝细胞凋亡而影响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该项研究阐明了抗肝纤维化有效中药对肝细胞凋亡与支架破坏的作用机制与治法特点,拓展了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新途径与药理研究新领域,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逆转肝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可用于中医药系统研究的药物高内涵筛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秀川  刘成海 《中草药》2008,39(8):1121-1124
药物高内涵筛选分析是系统生物学时代的一项领先技术,具有活体、动态、多指标的综合特点,能够全面反映细胞组学的整体变化,非常适用于中药的复杂成分组成和多靶点作用途径的研究。因此,积极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对发现中药的有效组分和毒性成分,阐明中药的复杂作用机制,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在调节血脂代谢、抗氧化、干预ox-LDL/Lox-1通路的作用,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以高脂饲料饲喂雄性Apo-E-/-小鼠42只,建立AS模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GXBD高、低剂量组,以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8周。末次给药后24 h,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及SOD,MDA,GSH-px,ox-LDL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PCR分别检测主动脉Lox-1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脂指标含量及血清MDA,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GSH-px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主动脉Lox-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主动脉出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GXBD高、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指标含量及MDA,ox-LDL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SOD,GSHpx显著高于模型组,主动脉Lox-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说明调节血脂代谢,抗氧化、抑制Lox-1的表达、干预ox-LDL/Lox-1通路,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药物高内涵筛选分析是系统生物学时代的一项领先技术,具有活体、动态、多指标的综合特点,能够全面反映细胞组学的整体变化,非常适用于中药的复杂成分组成和多靶点作用途径的研究。因此,积极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对发现中药的有效组分和毒性成分,阐明中药的复杂作用机制,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表明:肝细胞凋亡与网状支架破坏是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抑制肝细胞凋亡及其支架结构破坏是防治肝纤维化的根本措施之一,TNF受体(TNF-R)半胱天冬酶(Caspases)通路是细胞凋亡的分子病理基础,ERK-MMP2途径是网状支架破坏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在既往工作基础上,我们拟以抗纤维化有效中药-扶正化瘀方为对象,首先采用析因设计,动态观察扶正化瘀方影响肝细胞凋亡、网状支架破坏与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继而探讨该方及其扶正与化瘀治法拆方对小鼠体内肝细胞凋亡与网状支架破坏的作用机制与治法特点。随后建立中药影响肝细胞凋亡的药物高内涵分析方法,探讨扶正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培养小鼠肝细胞TNF-R/Caspase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并将经复方与拆方作用的凋亡肝细胞与原代肝星状细胞共培养,观察该方及其拆方通过抗肝细胞凋亡而影响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该项研究阐明了抗肝纤维化有效中药对肝细胞凋亡与支架破坏的作用机制与治法特点,拓展了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新途径与药理研究新领域,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逆转肝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与部分机制。方法雄性BABL/c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治疗组小鼠给予扶正化瘀方灌胃,每日2次,连续3d,第4日灌胃后1h开始造模;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与治疗组小鼠以内毒素10μg/Kg、D-氨基半乳糖900mg/Kg刑量,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各组小鼠于造模后6h处死,试剂盒法检测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TUNEL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与肝细胞坏死;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肝组织细胞凋亡因子bct-2、bax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小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大体病理观察,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肿胀、色泽紫黯、表面见散在点状及片状出血点;治疗组小鼠肝脏肿胀明显减轻、色泽红润、表面未见出血点或少量点状出血点。TUNEL染色显示,正常组小鼠肝组织无或偶见肝细胞凋亡;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见大量凋亡肝细胞弥漫性分布于肝小叶各区,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治疗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小叶结构紊乱,肝窦明显充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灶性坏死;治疗组小鼠肝窦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与肝细胞坏死均明显减轻。与正常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凋亡调节因子bcl-2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bax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扶正化瘀方能促进bcl-2基因与蛋白表达增加,减少bax基因与蛋白表达。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抑制LPS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细胞凋亡,部分机制与调节凋亡因子bcl-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来源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1·2检索策略1·2·1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1999~2005)主题词检索:以“腹水”为主题词,从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查找到7393篇文献。以“中医疗法”、“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副主题词进行扩展检索,分别找到354、146、423篇文献;再分别以“中医证型OR证型OR辨证”为副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16篇文献。1·2·2重庆维普(1990~2005)重庆维普运用高级检索,输入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并且选题名或关键词栏分别输入“中医药疗法”、“辨证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方对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女性NAFLD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滋阴清热方(生地、山茱萸、丹皮、山药、决明子、知母、黄芩、川牛膝)口服治疗,并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易善复胶囊,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血清肝功能、血脂、肝脏超声显像、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脏超声显像、BMI、ALT、AST活性及TG与TC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滋阴清热法治疗绝经后女性NAFLD的症状改善及其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滋阴清热方能有效治疗绝经后女性NAFLD,改善患者中医症候、血清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肝脏超声显像及B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