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药物因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515例幽门螺旋杆菌(HP)根治资料,以每年为一时段,按照不同年龄、性别、疗程分别统计,并对各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15例,HP总体根治成功率73.5%。不同时段、性别HP根治成功率无显著差别(P值分别为0.091,0.446)。年龄小于35岁,HP根除成功率显著提高(P=0.001)。年龄、性别与HP根除率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083,-0.051),14d疗程HP根治率优于7d(P=0.001)。[结论]年龄、性别及疗程均与HP根治成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科领域中的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尿石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小的结石用药物治疗可以促其排出;较大的结石,如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结石均需手术治疗。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体外震波碎石机的问世,对尿石症(包括胆石症)的治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即结石患者可以在无痛苦、无损伤的状态下利用碎石机将结石击碎,使碎石自行排出,避免了做开放性手术的痛苦。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观察病例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康复、高压氧、心理疏导等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结果: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中药、高压氧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提高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及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中药,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巴塞尔指数(BI)、疲劳评定量表(FAI)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BI和FAI,并比较其分值。结果:治疗后两种评分值均有改善,BI的分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FAI的分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是有效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疲劳状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幽门螺旋杆菌(HP)根治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影响HP治疗的可能因素,为选择更为有效的HP根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年11月-2008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的HP根治资料,按照不同年龄、性别、治疗方案及疗程分别统计,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因素对HP根除率的影响.结果 资料完整者共1515例,HP总体根除率73.5%.其中男性根除率74.4%(572/769),女性根除率72.7%(542/746),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以≤25岁,≥66岁及中间每10岁为一年龄段将患者分为6个年龄段,其中≤35岁患者的HP根除率均大于80%,显著高于>35岁的患者(P=0.001).本组共有13种不同治疗方案,各方案之间HP根除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0).其中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阿荧西林+呋喃唑酮、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方案的HP根除率大于80%;质子泵抑制剂(PPIs)/铋剂+3种抗生素的HP根除率达96.7%.以PPIs+2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与以铋剂为基础+2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相比,其HP根除率相当(P=0.832).14d疗程HP根除率明显优于7d疗程(P=0.001).结论 年龄、疗程及治疗方案与HP根除率有关;3种抗生素联合抑酸剂对提高HP根除率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及卒中单元理念综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20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康复治疗措施;分别观察Barthel指数、Fugle—Meyer运动量表、Berg平衡量表及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并进行初、中、末期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分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四种评分值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治疗措施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分别观察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日常生活能力(B I)、Fugle-M eye运动功能(FMA),进行初、中、末期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分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3种评分值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措施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值得应用推广,且中医中药及康复的介入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8.
活血通塞汤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为主的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的疗效,分别评定初、中、末期的BI、FMA、NDS。结果:治疗后3种评分值(BI、FMA、NDS)比较均有改善,治疗后分值较治疗前分值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药物的长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激活在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AMP(20、40、60、80 μmol/L)分别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24 h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AMP对PPARγ的激活作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与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一样,AMP剂量依赖性地增强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同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MP在显著上调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PTEN、活化Caspase-3表达的同时下调Bcl4蛋白及Bcl-2/Bax比值;激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AMP可显著增强Caspase-3激酶活性,以上作用均可被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显著削弱.结论 AMP可能是PPARγ的天然激动剂,其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蛇葡萄素是存在于植物藤茶中含量非常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主要探讨抑制Akt-mTOR/PKM2介导的糖酵解在蛇葡萄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中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蛇葡萄素(20、40、60和80μmol/L)分别处理MDA-MB-231、MCF-7人乳腺癌细胞24h后,CCK-8检测乳腺癌细胞活力,2-NBDG法检测细胞糖摄取能力,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相关分子蛋白的表达。结果 蛇葡萄素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P<0.05),且随着蛇葡萄素处理剂量的增加,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增强(P<0.05),提示蛇葡萄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蛇葡萄素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糖摄取能力(P<0.05),并显著减少乳腺癌细胞乳酸生成(P<0.05)。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蛇葡萄素在显著下调Akt-mTOR信号通路中p-Akt、p-mTOR、p-p70S6K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同时下调与糖酵解相关分子GLUTI、LDHA、PKM2的蛋白表达水平。预先给予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剂IGF-1,以上作用均可被显著削弱。结论 蛇葡萄素可抑制乳腺癌增殖,该作用与其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糖酵解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蛇葡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