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补肾法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益气养血补肾法合康力龙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3例,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证候学积分较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在改善症状方面有效率为90.9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24%,患者的血色素从疗后第6个月开始较疗前升高(P<0.01),白细胞计数比疗前升高(P<0.05),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较疗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法合康力龙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郎海燕 《吉林医学》2012,33(25):5582
<正>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不断由技术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甚至向更高的文化竞争发展,患者与护理服务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龙丹生血颗粒对ITP模型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和血清PAIgG的影响.方法 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升血小板胶囊、泼尼松、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小剂量7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隔日1次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于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各组均按0.2ml/(10g·d)体积灌胃.其中,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升血小板胶囊组灌胃升血小板胶囊内容物混悬液1.125g/kg,泼尼松按0.0113mg/(10g·d)灌胃,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13.75g生药/千克、6.88g生药/千克、3.44g生药/千克灌胃.连续8天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液学、血清PAIgG检测,并观察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及分类.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PLT、WBC、Hb降低,血清PAIgG明显升高,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减低.与模型组相比,龙丹生血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PLT、WBC、Hb数值均有所恢复.大剂量组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增加,PAIgG有所降低.结论 龙丹生血颗粒通过降低血清PAIgG水平、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分化而提升ITP模型动物外周血小板数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摄血颗粒对“脾不统血证(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中央随机对照、多中心竞争入组临床试验方法,共入组273例,经反复核对临床试验资料,进入全分析集受试者共272例,其中,试验组(健脾益气摄血组)104例,联合组(健脾益气摄血联合泼尼松组)103例,西药组(泼尼松组)65例。21天为1个疗程,临床试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治疗第7天开始,试验组、联合组的出血程度评分值较入组时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组从14天开始,说明西药组止血效果晚于试验组、联合组;3组病例治疗后各访视点血小板减少程度评分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访视点,联合组血小板评分值下降幅度最优,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4+CD25+细胞疗后测定值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比较,第4次访视点联合组检测的CD3+CD4+细胞、CD19+细胞正常和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测定值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气摄血颗粒能有效止血和提升患者外周血小板效果,调节免疫可能是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180例初孕妇女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CL-90量表,对180名初孕妇女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孕妇女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已婚未孕妇女,孕妇3月以内心理问题明显多于3月以上的。本文对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检测脑、结肠、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水平,探讨强的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潜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18只,SPF级,体重18~22 g,雌雄各半,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依据血小板计数采用区间分组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强的松组,每组6只。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强的松组注射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复制ITP动物模型。强的松组在模型复制第8天起开始强的松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则予以生理盐水;注射APS前、注射后第4天、实验第8天(给药第1天)、实验第12天(给药第5天)、实验第15天(给药第8天)动态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小鼠脑、结肠、血清中VIP、PACA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小鼠脾脏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efractory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RITP)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对西药反应不佳。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五脏功能失调、内伤疾病转化;外因有外感六淫邪气、肠胃毒邪侵袭、药毒损伤气血,在热、毒、虚基础上,可发生血脉瘀阻的病机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可明显提高西医方案治疗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对RITP仍缺乏系统认识,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循证证据,未来要采取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临床研究策略,通过调研完善对RITP中医病因病认识,加强发病机制与中医药治疗效应机制的基础研究,争取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展示中医药治疗RITP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作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和预后判断指标的价值。[方法]将17例MMⅢ期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的110组实验室数据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比较其中8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IL-6、CRP、β2-MG、CRE、Urea、瘤细胞百分比(BMPC)、本周蛋白较治疗前下降(P〈0.05);IL-6与CRP、LDH与β2-MG、LDH与本周蛋白、β2-MG与Urea、β2-MG与BMPC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r|〉0.45),IL-6与Ca有显著相关性(P〈0.05,|r|〉0.45)。A、B亚型间β2-MG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其与BMPC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r|〉0.45)。[结论]IL-6、CRP、β2-MG适合作为MMⅢ期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