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亚低温与血液稀释对猪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再灌注后脑损害的治疗是重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既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方面,但并不能明显改善脑功能及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近年人们又开始注重低温脑保护的研究[1]。近年发现全身亚低温治疗和头部局部降温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亦有关心肺复苏后等容血液稀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临床报道。本研究观察全身亚低温辅助适度血液稀释,对脑氧供和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观察电针刺激对心脏手术病人心肌热休克蛋白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28例ASD病人,随机分为针麻组(组Ⅰ,n=6),针刺加全麻组(组Ⅱ,n=10),和全麻组(组Ⅲ,n=9),于转流前10min,停转流,停转流30min,停转流1h测定CK-MB。结果:①3组病人停转流和转流后1hCK-MB均较转流前明显增加,但组Ⅲ的升幅明显高于组Ⅰ和组Ⅱ;②针刺组HSP70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针刺有增加缺血心肌细胞HSP70mRNA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对肝脏氧供需平衡和肝脏血供的影响。方法 杂种猪15只,随机分为3组:A为地氟醚组(n=5),B为七氟醚组(n=5),C为异氟醚组(n=5)。采用连续温度稀释法心排血量监测仪和超声多普勒血流量测定仪观察不同浓度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猪全身及肝脏的血流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结果 (1)3组药物均使总肝血流剂量依赖性下降;地氟醚和异氟醚对总肝血流的影响与心排血量(  相似文献   
4.
吸入麻醉药对猪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对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小型猪15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持续监测心排量,颈动脉血流,动脉、外周静脉及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下的脑氧代谢率(CMRO2,)、脑氧供(CD02)、脑氧耗(Cvo2)和机体氧供(D02)、氧耗(v02)。结果 三组CMRO2随吸入药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0.5—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时,三组脑血流(CBF)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吸入1.5MAC时,脑血流量下降至基础水平。在1.0MAC时,CDO2较用药前明显增加,脑氧摄取率(COER)明显降低;随吸入浓度增加,CDO2呈下降趋势,而COER呈上升趋势。DO2随吸入浓度增加而下降,1.0、1.5MAC时DO2下降尤为显著;1.5MAC时三组VO2均明显下降。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在低浓度时均明显增加CBF,降低CM—RO2,随吸入浓度增加,对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的影响大于脑循环。异氟醚在小于1.0MAC时,对脑氧代谢和脑血流及体循环血压的影响小于地氟醚和七氟醚,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对心、脑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针刺激对心脏手术病人心肌缺血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2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人随机分为针麻组、针刺加全麻组和全麻组,测定转流前、停心肺转流和停心肺转流1小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①组I、Ⅱ组停转流后1小时SOD较转流前明显增高,组ⅢSOD较转流前明显下季,MDA显著增加;②三组CK-MB,停转流1小时均较转流前明显增加,组Ⅲ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组I和组Ⅱ。结论:针刺增加机体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  相似文献   
6.
地氟醚和七氟醚对猪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氟醚和七氟醚具有性质稳定,麻醉诱导快,苏醒早,对肝肾无毒性等优点。但二药对脑循环和体循环均有剂量依赖性的影响。为此,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地氟醚和七氟醚对脑氧供和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等容血液稀释和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18头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 (组Ⅰ, n=6),缺血预处理组 (组Ⅱ, n=6),缺血预处理加血液稀释组 (组Ⅲ, n=6),测定心排血量( CO)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冠状动脉血流量,计算心肌氧供,氧耗量.于钳扎前、解除钳扎后 20,60 min分别测定血浆中丙二醛 (MDA),SOD活性、磷酸激酶( CP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MB) ,自左心耳剪下标本,测定 HSP 70 mRNA表达率. 结果①缺缺血 20 min 时 3组 MAP、 CI及 SVRI明显减低( P< 0.01) ,但 I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 II,III组.再灌注 60 min时, II组 ,III组 HR明显低于对照值( P< 0.01) ,III组 HR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 I组 MAP,CI的下降幅度明显大 I组和 II组 (P< 0.05).②再灌注 20 min及 60 min时, III组的冠脉血流量明显大于 I组( P< 0.05).③再灌注 20 min和 60 min时, 3组 CPK, CPK-MB均较对照值明显升高( P< 0.05- 0.01) ,组 I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组 II, 组 III.组Ⅰ SOD值在再灌注 20 min, 60 min时逐步降低( P< 0.05),组 II, 组 III SOD值有升高趋势,与对照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 60 min时,组Ⅰ MDA值明显高于组Ⅱ,组Ⅲ.④组Ⅰ HSP 70 mRNA表达低于组Ⅱ和组Ⅲ. 结论等容血液稀释可明显增强预适应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对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小型猪15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持续监测心排量,颈动脉血流,动脉、外周静脉及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下的脑氧代谢率(CMRO2)、脑氧供(CDO2)、脑氧耗(CVO2)和机体氧供(DO2)、氧耗(VO2). 结果三组CMRO2随吸入药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0.5~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时,三组脑血流(CBF)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吸入1.5MAC时,脑血流量下降至基础水平.在1.0MAC时,CDO2较用药前明显增加,脑氧摄取率(COER)明显降低;随吸入浓度增加,CDO2呈下降趋势,而COER呈上升趋势.DO2随吸入浓度增加而下降,1.0、1.5MAC时DO2下降尤为显著;1.5MAC时三组VO2均明显下降. 结论地氟醚、七氟醚在低浓度时均明显增加CBF,降低CM-RO2,随吸入浓度增加,对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的影响大于脑循环.异氟醚在小于1.0MAC时,对脑氧代谢和脑血流及体循环血压的影响小于地氟醚和七氟醚,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对心、脑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等容血液稀释和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8头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组Ⅰ,n=6),缺血预处理组(组Ⅱ,n=6),缺血预处理加血液稀释组(组Ⅲ,n=6),测定心排血量(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冠状动脉血流量,计算心肌氧供,氧耗量。于钳扎前、解除钳扎后20,60min分别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SOD活性、磷酸激酶(CP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自左心耳剪下标本,测定HSP 70 mRNA表达率。结果:①缺缺血20min时3组MAP、CI及SVRI明显减低(p&;lt;0.01)。但Ⅰ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Ⅱ,Ⅲ组。再灌注60min时,Ⅱ组,Ⅲ组HR明显低于对照值(P&;lt;0.01),Ⅲ组HR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Ⅰ组MAP,CI的下降幅度明显大Ⅰ组和Ⅱ组(P&;lt;0.05).②再灌注20min及60min时,Ⅲ组的冠脉血流量明显大于Ⅰ组(P&;lt;0.05)。③再灌注20min和60min时,3组CPK,CPK-MB均较对照值明显升高(p&;lt;0.05—0.01),组Ⅰ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组Ⅱ,组Ⅲ。组ⅠSOD值在再灌注20min,60min时逐步降低(P&;lt;0.05),组Ⅱ,组ⅢSOD值有升高趋势,与对照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60min时,组ⅠMDA值明显高于组Ⅱ,组Ⅲ。④组ⅠHSP 70mRNA表达低于组Ⅱ和组Ⅲ。结论:等容血液稀释可明显增强预适应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新型吸入麻醉药地氟醚、七氟醚在90年代初用于临床,在我国至今未推广应用。本文就该类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特点,对肝血流、肝功能、肝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等作一介绍,以期对临床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