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72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和模型组(每组12只),分别在加强免疫后第7、14、21、35天,无菌摘眼球取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在关节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IFN-γ在加强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升高(P0.05),加强免疫后第21天、第35天开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区别(P0.05);模型组IL-2和TNF-α在加强免疫后第7天上升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第14、21、35天IL-2和TNF-α逐渐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h1型细胞因子参与CIA发病全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关节炎的炎症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活性及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治疗3个月以上、尿素清除指数(Kt/V)>1.2的患者71例。老年组(≥60岁)35例,非老年组(<60岁)36例。采用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MQSGA)法、血生化及人体学评估营养状况。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PBMC中NF-κBp65的活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和偏相关。结果①老年组发生营养不良者29例(82.86%),显著高于非老年组22例(61.11%)(P<0.05);老年组MQSGA积分(14.97±5.98)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1.89±2.93)(P<0.01);老年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析前肌酐(Scr)、透析前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1或P<0.001)。老年组发生微炎症者20例(57.1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0例(27.78%)(P<0.05);老年组hs-CRP水平〔(5.03±4.13)mg/L〕、NF-κB活性〔(0.84±0.33)OD〕显著高于非老年组〔(2.92±3.44)mg/L和(0.61±0.36)OD〕(P<0.05和P<0.01)。老年组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为(0.89±0.19)g.kg-1.d-1,显著低于非老年组(1.03±0.21)g.kg-1.d-1(P<0.01)。②Pearson直线相关和控制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影响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老年MHD患者NF-κB活性与hs-CRP、MQSGA呈正相关(P<0.001、P<0.05),与ALB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程度重。NF-κB活性与hs-CRP显著正相关,其异常活化可能是影响老年MH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检测NF-κB活性可预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IFN-γ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黄芩茎叶总黄酮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35 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IFN-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中Th1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Th2比例增加(P0.01),药物组IL-10分泌显著增多(P0.05),IFN-γ分泌明显减少(P0.05),2用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可以调节Th1/Th2的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5.
何首乌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抗氧化和调血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抗氧化和调血脂作用。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何首乌饮10,20,40 g.kg-1.d-1,qd,连续给药60 d后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DA,TG和TC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TAOC和HDL-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血清SOD,GSH-PX活性,TAOC和HDL-C含量显著上升(P<0.05),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何首乌饮延缓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亚急性衰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调血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在体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灵芝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毒作用。结果:经灵芝多糖作用后黑素瘤B16F10细胞增殖活性受抑,细胞死亡增多。结论:灵芝多糖可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60例,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4次/d;对照组(B组)55例,口服多西环素片0.1 g,2次/d,4周后减为0.1 g,1次/d。8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治疗组(A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卵泡期血清六项性激素水平,另选40例相应年龄段的健康女性作健康对照组(C组)。结果A组痊愈率为36.7%,有效率为78.4%;B组痊愈率为14.5%,有效率为45.4%,A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A组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迟发性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与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丹参酮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对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确切,且无耐药性及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在食管鳞癌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0例食管正常粘膜中MMP-2、TIM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间的关系。结果:MMP-2、TI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粘膜中的表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TIMP-2在食管鳞癌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MMP-2和TIMP-2相关系数r=0.5l;P〈0.01,表明他们之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MP-2、TIMP-2的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MMP-2、TIMP-2与食管鳞癌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leaf Total Flavonoids,SSTF)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疾病严重程度和Th17、Treg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黄芩茎叶总黄酮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35天后,观察各组小鼠关节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h17、Treg脾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组小鼠的关节损伤减轻,Th17及Treg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灌胃给药可以调节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平衡,减轻小鼠关节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弹性蛋白和原纤维蛋白-1在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腹横筋膜的表达与分布,探讨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行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直疝13例,斜疝17例)腹横筋膜中弹性蛋白及原纤维蛋白-1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直疝患者腹横筋膜弹性蛋白及原纤维蛋白-1含量较斜疝患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 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