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虎杖苷是从传统中药虎杖中分离出的一种多酚类单体化合物,是虎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虎杖苷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虎杖苷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保护作用,对肝、肾、肺等器官亦作用明显,其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对肝、肾保护效果明显。虎杖苷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虎杖苷还具有抗炎,保护骨髓,促进创面愈合,抗辐射等药理活性。笔者查阅有关虎杖苷的药理作用文献发现其单个药理作用机制往往受多靶点蛋白、多条通路调控,但大多还未明确其作用靶点,有待深入研究。该文就近5年来有关虎杖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拓宽科研者的研究思路,加快明确其发挥药效作用的靶点,为虎杖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人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组和不同质量浓度(100、150、200、250、300 mg·L-1)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和Bcl-2表达及PI3K、磷酸化(p)-PI3K、Akt、p-Akt、JNK、p-JNK、p38 MAPK、p-p38 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150、200、250、300 mg·L-1)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高(P<0.01);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150、200、250、300 mg·L-1)细胞克隆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细胞出现染色质凝聚,荧光反应加强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对叶百部总生物碱(150、200、250、300 mg·L-1)能够明显上调Caspase-3、Bax蛋白表达(P<0.05,P<0.01),显著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PI3K、Akt、JNK、p38 MAPK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对叶百部总生物碱(150、200、250、300 mg·L-1)能够明显下调PI3K、Akt磷酸化水平(P<0.05,P<0.01);明显上调p38 MAPK磷酸化水平(P<0.05,P<0.01);对叶百部总生物碱(200、250、300 mg·L-1)能够明显上调JNK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激活JN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芹菜素对人大肠癌CL1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人大肠癌CL187细胞,利用芹菜素(0、30、45、60 mg·L-1)进行干预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芹菜素对CL187细胞的增殖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芹菜素对CL187细胞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芹菜素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磷酸化(p)-Akt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JNK、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细胞克隆数和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克隆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芹菜素干预CL187细胞48 h,与空白组比较,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细胞荧光反应增强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45、60 mg·L-1)抑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芹菜素组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芹菜素组(45、60 mg·L-1)促凋亡蛋白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芹菜素组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芹菜素组(60 mg·L-1)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芹菜素组(45、60 mg·L-1)p-Akt、ERK1/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芹菜素组JNK、p-JN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芹菜素组(60 mg·L-1) 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芹菜素组p-p38 MAPK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芹菜素组p-Akt/Akt明显降低(P<0.05,P<0.01),芹菜素组p-ERK1/2/ERK1/2显著降低(P<0.01),芹菜素组(45、60 mg·L-1)p-JNK/JNK明显升高(P<0.05,P<0.01),芹菜素组p-p38 MAPK/p38 MAPK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芹菜素可抑制大肠癌CL187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调控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递增,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以化疗为主治疗癌症的方法虽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往往使患者预后不良。故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已成为全世界临床共同关注的焦点。中药有效成分,具有不良反应小、多靶点调控等优势,其抗肿瘤活性受到广大科研者的热爱。紫草素为萘醌类化合物,是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紫草素对多种肿瘤细胞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紫草素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活性氧(ROS)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等。此外,紫草素还能增加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紫草素抗肿瘤作用涉及的信号通路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KM2/STAT3),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ap1/Nrf2)等,但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笔者查阅国内外关于紫草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近3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紫草素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的新药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阐明黄连-吴茱萸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黄连-吴茱萸药对抗癌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2个重要参数为依据,经文献整理,结合生物学功能、含量、研究热度等因素筛选黄连-吴茱萸药对活性成分;通过Drugbank和TCMSP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分析;通过Uniprot数据库整理筛选出作用靶点的所有相关基因;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通路分析;使用Cystosco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关疾病网络图。结果经筛选后得到黄连-吴茱萸药对的41个化合物,212个潜在靶基因,44条主要信号通路,其中30条通路与癌症相关,7条通路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7条通路同时参与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黄连-吴茱萸药对活性成分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上调癌症凋亡基因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与抑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抗癌作用;通过抑制血管钙化,保护血管细胞,抑制细胞凋亡与增生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穿心莲内酯是从传统中药穿心莲中提取出来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穿心莲发挥药理药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肿瘤、保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活性。穿心莲内酯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抗炎作用涉及多个炎症相关靶点,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信号通路的表达和激活,减少其下游炎症介质合成与释放、调节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对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抗炎作用。同时,穿心莲内酯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涉及Notch、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NF-κB、分泌型糖蛋白/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等细胞信号通路,能够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此外,穿心莲内酯还可通过调控糖代谢从而改善糖尿病的发展。在查阅穿心莲内酯相关文献时,笔者发现穿心莲内酯往往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控发挥药理作用,但大部分的研究并未明确其发挥药效的具体靶点,有待后续深入研究。本文就穿心莲内酯近3年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其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肝癌SMMC-7721细胞,常规培养及传代,对叶百部总生物碱设置添加干预的质量浓度为50,75,112,167,250 mg·L-1,另设置仅添加10%胎牛血清作为空白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实验观察细胞增殖的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种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作用24,48,72 h的50%细胞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3.36±8.75),(112.14±16.50),(96.41±2.60) mg·L-1,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存在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促进细胞凋亡,SMMC-7721细胞凋亡数目和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在荧光正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如亮蓝色细胞核染色,细胞质浓缩和细胞核固缩等。与空白组比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75,112,167,250 mg·L-1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有很好的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和促进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