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刺五加片为 2 0 0 0年全国重点抽验品种 ,而其质量控制仅有一个理化鉴别。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刺五加片中主要有效成分异秦皮啶进行了鉴别。1 材料和试药 刺五加片 ,市售 ;异秦皮啶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系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CQF I 6超声波清洗器。2 薄层鉴别方法  (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刺五加片2片 ,除去糖衣 ,研碎 ,加水 1 0mL ,超声处理 (功率 30 0W ,频率 2 5kHz) 1 0min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用醋酸乙酯提取 2次 ( 1 0、1 0mL) ,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 ,蒸干 ,残渣加…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主要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与高血脂为特征的复杂代谢紊乱症候群,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健康难题之一。中药精油是传统中药中一类独特的芳香性成分,具有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可有效改善MS的最终治疗结局。主要综述芳香中药精油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芳香中药精油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该院住院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膀胱癌患者62例作为膀胱癌组,同期膀胱炎、膀胱结石等71例良性病变患者为膀胱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晨尿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BLCA-4水平,统计分析3组研究对象尿液中BLCA-4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尿液BLCA-4水平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尿液BLCA-4水平高于膀胱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尿液BLCA-4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期,T1~T2期和T3~T4期3组之间,G1级与G2~G3级之间尿液BLCA-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3.0cm组患者尿液BLCA-4水平高于直径3.0c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0ng/mL为cutoff值,尿液BLCA-4检测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为95.16%(59/62),特异度为97.35%(147/151),诊断的准确度为96.71%(206/213)。结论尿液BLCA-4检测诊断膀胱癌具有非常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膀胱癌的筛查和膀胱癌复发的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 VP2病毒样颗粒(VLPs)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 HBoV VP2 VLPs免疫小鼠后,用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观察不同多肽刺激、不同细胞培养时间、不同细胞浓度以及不同浓度特异性刺激多肽条件下ELISPOT结果.结果 多肽P3(GYIPIENEL)及P5(LYQMPFFLL)刺激HBoV1 VLPs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斑点数分别为233个/10(6)和157个/10(6)细胞,P8(GYIPVIHEL)刺激HBoV2 VLPs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斑点数为113个/10(6)细胞;培养时间以24 h为最佳,此时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r)的比率分别为232个/10(6)和119个/10(6)细胞;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浓度以5×10(5)为最佳,此时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γ)的比率分别为232个/10(6)和108个/10(6)细胞;刺激物浓度10μg/ml为最佳,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γ)的比率分别为233个/10(6)和96个/10(6)细胞.结论 HBoV1与HBoV2特异性BABL/c小鼠T细胞表位多肽分别为HBoV1:P3;HBoV2:P8.检测人博卡病毒VP2病毒样颗粒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ELISPOT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为:培养时间24 h,细胞浓度5×10(5)细胞/孔,刺激多肽终浓度10 μg/ml,可用于HBoV在小鼠上的细胞免疫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及联合检测TSP-1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临床已确诊的肝癌组患者48例,肝纤维化组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TSP-1和AFP的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及两者对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SP-1和AFP最佳诊断界值,同时分析TSP-1和AFP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肝癌组TSP-1的水平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肝纤维化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组AFP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纤维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②单独检测TSP-1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79.17%(38/48),特异度为78.31%(65/83);单独检测AFP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58.33%(28/48),特异度为79.52%(66/83);③TSP-1、AFP串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43.75%(21/48),特异度为95.18%(79/83);TSP-1、AFP并联检测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3.75%(45/48),特异度为62.65%(52/83)。【结论】血清TSP-1水平可作为肝癌诊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且TSP-1单独检测诊断肝癌时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TSP-1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延误诊断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兴超  邓中华 《华西医学》2005,20(2):324-325
目的:探索胰腺癌延误诊断原因。方法:搜集1989年至2004年6月的126例胰腺癌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思维局限,缺乏对胰腺癌某些少见症状体征的认识,与某些良性疾病并存,过分依赖某些辅助检查等是主要延误诊断原因。结论:目前胰腺癌的误诊比例仍比较高,警惕胰腺癌的某些诊断线索,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剖腹探查可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P)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毒性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2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NP组(30例)及EP组(32例),NP组接受NP方案化疗, EP组接受EP方案化疗,21~28 d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NP组有效率为46.7%,EP组有效率为21.9%.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提高, NP组优于EP组,其提高率分别为63.3%及31.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主要毒性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NP组和EP组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0.0%、93.8%及26.7%及34.4%(P>0.05).NP组和EP组Ⅲ°、Ⅳ°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6.7%及56.3%(P<0.05).静脉炎仅在NP组发生,发生率为26.7%.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可改善生存质量,毒性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马尔尼菲青霉菌(PM)鉴定要点及该菌酵母相体外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09—2016年23例PM感染患者血或骨髓的分离株,观察其菌落形态,采用E-test法分析酵母相PM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PM形态:组织标本瑞氏染色直接镜检,可见典型卵圆形或圆形有明显横隔的孢子,常位于巨噬细胞内;血培养标本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两端钝圆略弯曲呈腊肠样,偶有分枝状,可见有横隔。PM为双相型真菌,28°C为菌丝相,产生红色色素扩散入培养基中;35°C为酵母相,并有各自典型的菌落形态特征。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对酵母相(35°C)PM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分别为0.002~0.016、0.012~0.125、0.002~0.500、0.500~16.000μg/m L。结论 PM的特征性菌落形态,以及骨髓和外周血发现的真菌孢子对该菌有诊断价值。该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性最强,其次是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而氟康唑敏感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
邓中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33-134
中药饮片,就是对那些主要由第一产业产出的中药材进行初加工之后,进行切片,或切成段块,碎成颗粒,或维持适宜形状,以供病家煎汤饮用的中药,包括植物的根、根茎、叶、枝、花、果实、种子,动物的皮肉毛,矿物类及加工类等。对这样一些原始产品提出现代化问题,或许令人不可思议,中药饮片应不应该实现现代化?可不可以实现现代化?这是中药事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中药饮片应当而且可以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是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现的必然据报道,国内外已有诸多  相似文献   
10.
消炎利胆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炎利胆片是由穿心莲、苦木、溪黄草 3味中药加工制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消炎利胆作用 ,收载于《中国药典》1 997年增补本。采用比色法测定总内酯含量 ,结果不稳定。脱水穿心莲内酯为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1 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 HP1 1 0 0色谱系列 ,CQF-I-6超声波清洗机 ;中性氧化铝 (层析用 ,2 0 0~ 30 0目 )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消炎利胆片 (市售 ) ,阴性样品自制 ;脱水穿心莲内酯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ALLTIMAC18( 5μm,4 .6mm× 1 50 m m) ,检测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