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围刺交叉电针对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期合并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长期卧床褥疮III-IV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围刺交叉电针组三组每组20例。其中针刺组为在创面的四周围刺,在12点钟、3点钟、6点钟、9点钟四个方向分别直刺一针,不连电极;电针组在12点钟与3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9点钟与6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围刺交叉电针组在12点钟与6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在3点钟与9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针刺周一至周六2次/天,周日1次,疗程21天。结果:针刺组、电针组和围刺交叉电针组相比,在总有效率方面,围刺交叉电针组(95%)优于针刺组(80%)和电针组(85%),有统计学差异(P<0.05);PUSH量表评分,治疗后7天、14天、21天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电针组;疼痛比较,治疗后三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针刺组;治疗后三组的炎性因子IL6、IL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针刺组。结论:围刺交叉电针能提高脑出血后遗症期合并褥疮的恢复速度,促进患者创面伤口的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现有机构知识库评价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构建了适用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调查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其最终指标体系含6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政策指南、系统平台、存储内容、检索功能、成果管理和成果评价,故可作为机构知识库评价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功能建设3方面,评估了国内10个代表性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现状,发现当前机构知识库建设高度依赖商业软件,缺乏高校特色;全文型资源亟待补充,成果缺乏知识层次的标引和组织;检索和统计分析功能相对完善,交流功能有待提升;总体建设水平呈现三梯队差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通过激活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增殖、迁移、凋亡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HUVEC分为对照组(未感染Hp)和Hp感染组(Hp感染复数=25),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感染Hp的HUVEC形态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8细胞增殖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组HUVEC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HUVEC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HUVEC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使核糖核酸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UVE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原癌基因(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MMP-9、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浮针再灌注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从天突穴下3 cm、颧髎穴下3cm进针,行浮针再灌注治疗,留针6h,2次/周;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1滴/次,5次/天,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及FL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BUT、SⅠT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及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UT、SⅠ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7%(29/30),高于对照组86.67%(26/30)。结论:浮针再灌注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有效,其可以刺激泪腺分泌,促进眼表损伤修复,且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是以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引发的血管并发症会严重影响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管重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的适应性变化进一步发展成为DM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及时有效地药物干预逆转血管重构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阐明DM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现就DM血管重构涉及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为今后靶向药物筛选和DM血管并发症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