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帆状胎盘脐血管撕裂1例报告李娟范艳(临江市医院妇产科134600)1病历摘要患者赵××,31岁,住院号47356。末次月经1994年5月6日,预产期1995年2月13日。停经40余天有早孕反应。停经4个半月自觉胎动。因双下肢浮肿1w休息后无好转,尿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伴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参数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NPDR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KD分为NPDR组(60例)、NPDR+DKD组(60例),同时纳入无眼底病变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为T2DM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和UACR等检测,行眼科相关检查并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整体及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水平直径、SCP和DCP层微血管瘤数量;对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参数与UACR的相关性行Spearman分析。结果:NPDR组、NPDR+DKD组、T2DM组3组间FAZ面积、SCP和DCP微血管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NPDR组相比,NPDR+DKD组的FAZ面积更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与黄斑中心凹区血流密度、FAZ水平直径呈负相关(r=-0.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供首例中国女性可视化人体有关眼外肌的形态学信息,为眼外肌病的影像学识别与诊断提供薄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提取眶区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对照观察。结果在人体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眼外肌的形态及毗邻关系。结论采用可视人技术能为临床提供眶内精细结构断面数据,断面图像与MRI图像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眼眶的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眶包括骨性眶壁和眶内容物,左右各一,两侧对称,呈四棱锥形,前为眶口,后为眶尖,有孔裂与颅腔相通。眶内容物包括眼球、眼外肌、血管、神经、筋膜和脂肪体等,是眼科、神经外科及颌面整形外科等常涉及的部位。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改进,该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日趋成熟,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眼动脉眶内段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眶内手术中寻找和处理眼动脉及其分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测量4 0侧成人眶内眼动脉的分段、各段的长度、外径、重要毗邻、主要分支、各分支起点与各段分界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 :(1)眶内眼动脉依其行程分为 4段。O3 段与O4段的分界点 (O4段起点 )坐标在左眼约位于时钟 5 4分钟位置 ,在右眼约位于时钟 10分钟位置。 (2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点多集中在眼动脉角后约 7.4 0mm至角前约 3.90mm的范围内 ,视网膜中央动脉穿视神经鞘处至眼球后极的距离平均为 (8.4 6± 1.91)mm。 (3)眼动脉角至眼球后极的距离平均为 (19.32± 4 .2 2 )mm ;眼动脉弯至眼球后极距离平均为 (14 .2 0± 3.92 )mm。 (4 )眶内眼动脉各段中 ,以O2段发出的至眼球、眼外肌和泪腺的分支最多。结论 :(1)眶内眼动脉以四分段法对眶内手术更有实用意义。 (2 )眼动脉各分支的起点变化较大 ,可用眼动脉四段的分界点作为识辨眼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医学生的学习科目有增无减,使解剖学课程的学时安排逐渐减少,若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先理论后实习的单一形式),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机的结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有效、可行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模式[1-2]。我院人  相似文献   
7.
吴梦龄  范艳  杨榆青  何丹  姚政  宋波 《西部医学》2020,32(4):505-509;514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肝细胞色素P4502E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金钗石斛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高脂高糖饮食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给予相应治疗6周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提取肝脏检测肝脏病理学、肝组织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收集血液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结果 模型组出现一定的脂肪样变性,部分肝细胞有炎性因子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有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数、AST、ALT、TG、TC、CYP2E1蛋白及mRNA明显升高,CAT和SOD明显降低(各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三个剂量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ST、ALT、TG、TC、CYP2E1蛋白及mRNA均明显降低(P<0.05),CAT和SOD明显升高(P<0.05),且金钗石斛多糖高剂量组TG和TC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金钗石斛多糖三个剂量组CYP2E1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可明显降低NAFLD大鼠肝脏中CYP2E1蛋白及mRNA表达,进而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提高CAT和SOD活力,最终有效缓解NAFLD大鼠症状。  相似文献   
8.
范艳  喻涓  杨榆青  何丹  姚政  宋波 《世界中医药》2021,(4):566-570,575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NAFLD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NLRP3信号通路分析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正常、模型、金钗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干预组,除正常组外,NAFLD模型构建成功治疗4周后处死,取出肝脏检测肝脏病理学和NLRP3、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收集血液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结果:正常组肝小叶清晰,细胞核分布均匀,模型组有明显脂肪空泡和炎症反应浸润,金钗石斛多糖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TG、TC、HDL-C、LDL-C、IL-1β、IL-18、Caspase-1和NLRP3蛋白及mRNA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此外金钗石斛多糖组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ST、ALT和HDL-C没有差异,高剂量组TG、TC和LDL-C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中和高剂量组IL-1β、IL-18、Caspase-1和NLRP3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明显改善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功能和血脂,这与其可调节炎性小体NLRP3,进而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莉  范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797-798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肝肾功能及尿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服用血脂康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以及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E(ApoE)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尿蛋白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各项血脂指标,使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艳  王合丽 《当代医学》2010,16(10):41-42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由专职护士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结果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论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0%以上.纯母乳喂养率85%以上,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