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GIST影像资料,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期扫描。结果9例GIST中,以发生于胃部最多见,共8例,其中以胃体部居多(4例),另外1例位于空肠;腔外生长为主占多数,共6例,腔内生长1例,腔内外生长2例。肿瘤直径大于5cm者共7例,其中5例为恶性;小于5cnl者共2例,皆为良性。MSCT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肿瘤密度多欠均匀,内部可出现低密度液化坏死区,边界多较清晰,周围组织受压推移,增强后多数呈中到重度不均质强化。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GIST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结合双期增强及MPR对GIST定位、定性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对18个月以下与18。36个月两组髋脱位手法复位后髋关节形态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18个月以上髋脱位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内收肌切断、手法闭合复位、改良蛙式位(或蛙式位)石膏及外展支架固定治疗的36个月以下患儿78例(97髋),根据复位时年龄分为两组:〈18个月组与≥18个月组(18~36个月)。通过骨盆平片上髋臼指数、髋关节内侧间隙、股骨头骨骺核、股骨头中心距离差及沈通线结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分别对手法复位后6、12、24、36个月髋关节形态变化进行复位后平均25.2(6~6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手法复位后髋臼指数及髋关节内侧间隙下降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5,0.57,α=0.05);股骨头骨骺核发育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α=0.05);股骨头中心距离差下降水平组间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349,α=0.05);沈通线在两组手法复位后都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由复位前不连续,到复位后6个月支架拆除后连续,随着下地行走又欠连续。18~36个月组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稍低于〈18个月组(P=0.04,α=0.05),而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率前组高于后组(P=0.01,α=0.05)。结论18个月以上发育性髋脱位手法闭合复位治疗仍然可行。  相似文献   
4.
<正>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常见的外周神经卡压性疾病,常由正中神经在腕部水平的卡压和(或)牵拉所致~([1])。CTS多数为特发性,常见于40~60岁的女性,50%~60%为双侧~([2])。CTS的临床诊断及评估主要依据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因神经电生理检查只能对神经功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非血管性MR成像对胸外科医生诊断把握度与临床决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7名麻省总院(一家学术型四级转诊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在一次性完成人口统计学调查后,参与了这项为期2年的前瞻性调查研究,该调查研究前、后MRI检查均经该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遵循HIPAA条例。2013年7月16日—2015年7月13日期  相似文献   
6.
Legg—perthes病又称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自愈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2~3年。2~12岁发病,有文献报道最早发病年龄可到3月龄。病因不明确,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包容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疗法。股骨头坏死的位置可明显影响预后,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分型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分型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AIDS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AIDS合并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7例AIDS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AIDS合并肺癌以中年男性多见,常合并肺部感染。CT多表现为外周分布的类圆形、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多合并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感染者与不伴肺部感染者相比,在肿块分布、外形、密度、邻近肺野及胸膜改变、肿大淋巴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但肿块较大、伴有胸水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2;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结论:中年男性AIDS患者伴有肺部机会性感染时,若肿块较大、出现胸水且对症处理后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到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在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肺肿瘤的治疗中备受推崇。但因术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既存在重叠,又存有差异,使得评估充满挑战。就不同影像方法(CT、PET/CT、MRI)对肺肿瘤病人术后不同时期的评估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Ⅰ号方对肺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扶正固本Ⅰ号方。对照组疗程12周,治疗组疗程13周。观察化疗所致毒副反应情况,比较血清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等)及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组间治疗后比较,CD3~+、CD4~+、CD4~+/CD8~+、CD4~+CD25~+Tre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较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3)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肾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固本Ⅰ号方能够显著提高肺脾两虚型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