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一、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HCV)既往感染的检测,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酶免疫分析法(EIA)检测抗-HCV.抗-HCV阳性提示既往HCV感染,但不能说明是急性、慢性感染及感染是否已清除,抗-HCV检测阴性通常说明没有HCV感染.  相似文献   
2.
根据卫生部对市售药品进行重新评价的布署,我所作为卫生部肝病药物临床基地对国产常用肝病治疗药物分批进行再评价。我们于1986年4月至一987年4月选择在院病人40例成人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引起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生成量减少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渗对照组,高糖处理组,溶剂对照组,丹参酮ⅡA组。一氧化氮特异性探针检测法检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Griess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GMP)和总硝基化合物的含量。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分别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生成量(P<0.05), cGMP含量以及总硝基化合物生成的减少(P<0.05),并能逆转eNOS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上调eNOS蛋白表达抑制一氧化氮生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脓毒症患者经生理盐水复苏72 h 后血清氯离子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5 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并用生理盐水早期复苏的200 例 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照72 h 后的血清氯,分为高氯血症组(≥ 110 mmol/L)和非高氯血症组 (<110 mmol/L),观察其初始血清氯离子浓度及肌酐、72 h 后最高血清氯离子浓度及肌酐、基础肌酐清除率 (Ccr)、初始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肾替代治疗等指标,并 计算72 h 后血清氯离子变化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机械通气、肾替代治疗、Ccr、APACHE Ⅱ 评分、72 h 后最高血清氯离子浓度及72 h 后血清氯离子浓度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 氯血症组AKI 发病率较非高氯血症组高(P <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72 h 后最高血清氯离子 浓度与AKI 有关(P <0.05)。72 h 后血清氯离子浓度变化值≥ 1.5 mmol/L 和72 h 后血清氯离子浓度变化 值≥ 5.5 mmol/L 与AKI 也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Ol ^ R=2.451 (95% CI:1.961,2.880),P =0.000]、72 h 后最高血清氯离子浓度[Ol ^ R=2.023(95% CI:1.991,3.211),P =0.010] 和72h 后血清氯离子浓度变化值[Ol ^ R=3.211(95% CI :2.347,3.630),P =0.006] 是AKI 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脓毒症患者经生理盐水复苏72 h 后血清高氯离子与AKI 独立相关,且72 h 后血清氯离子浓度变化值、 APACHE Ⅱ评分也与AKI 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证实La自身抗原、33kD人类囊相关膜蛋白(hVAP-33)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3亚单位(eIF2B γ)是HCV在细胞内的协同感染因子,通过抑制Huh7细胞内这些因子的表达可抑制HCV复制和表达. 方法 分别设计合成3条HCV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小干扰RNA(siRNAs),转染Huh7-HCV细胞后筛选出其中沉默效率最高的1条.以HCV假病毒感染Huh7细胞后48 h,分别以上述HCV IRES siRNA和之前试验中已经筛选出的La、hVAP-33和eIF2B γ特异性siRNAs单独或者不同组合转染Huh7-HCV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核心基因并计算△△CT值(相对定量法),比较不同siRNAs及组合对目的基因沉默的效率;同时以Western blot观察HCV核心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La自身抗原与IRES特异性siRNA共转染对HCV表达的抑制效率最高,使HCV核心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了约41%;4种基因特异性siRNAs 对HCV在Huh7细胞中的复制和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La、hVAP-33和eIF2Bγ特异性siRNAs分别与IRES siRNA联合均较其单独转染对目的基因的抑制效率高.结论 可以认为La自身抗原、hVAP-33和eIF2Bγ是HCV在宿主细胞内的协同感染因子,通过对Huh7细胞内协同感染因子及HCV IRES基因沉默后可以显著减少HCV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碘-125(125I)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辐射水平,探讨关键控制技术。方法 以5家开展125I粒籽植入治疗项目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卫生学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检测、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等方法,调查粒籽植入涉源工作场所及相关人员的辐射水平;结合源项分析及放射卫生管理经验,根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探讨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结果 不同涉源场所中粒籽植入源运输包装、粒籽植入治疗室和专用病房工作场所各关注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本底~1.80 μSv/h(病房门处),均小于2.5 μSv/h;35名放射工作人员全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0.20~1.80 mSv,平均为0.42 mSv。结论 不同涉源场所的辐射水平及人员的受照剂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应根据关键控制措施,对125I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并发溶血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hemolysis,elevated liver function and low platelet count,HELLP)综合征炎症指标的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SPE患者52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对照组无HELLP综合征。检测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指标。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SPE并发HELLP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WBC、NLR、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0±3.3)×109/L vs(9.3±2.4)×109/L,t=3.413;(5.43±1.67) vs(4.27±1.27),t=2.347;31.10(1.13~88.93)mg/L vs 5.38(0.50~17.99)mg/L,Z=–4.806;8.8(3.4~14.5)pg/ml vs 6.6(2.7~10.2)pg/ml,Z=–2.136;8.4(6.0~10.9)pg/ml vs 5.8(2.1~9.7)pg/ml,Z=–4.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L–4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1±0.65)pg/ml vs(3.00±0.92)pg/ml,t=–2.505;(2.37±0.63)pg/ml vs(3.24±0.76)pg/ml,t=–4.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NLR、hs–CRP、IL–6及TNF–α水平的升高及IL–10水平的降低是SPE并发HELLP综合征的部分危险因素[校正后OR值(95%CI)分别为1.435(1.108~1.859)、1.466(1.034~2.078)、1.283(1.082~1.523)、1.317(1.029~1.686)、2.538(1.420~4.535)和6.663(1.912~23.004),P均<0.05]。结论 在SPE患者中,WBC、NLR、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及IL–10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并发HELLP综合征的部分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似然无偏估计的胃阻抗信号分析去噪的方法。方法:首先经过多分辨分析将信号进行分离,然后应用Stein似然无偏估计对胃阻抗信号进行自适应软阈值去噪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滤除由呼吸、血流阻抗等因素造成的干扰。结论:小波分析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胃动力信号的参数分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采用开塞露肛门内注入,辅以新斯的明肌注治疗后,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住院分娩产妇1136例,此间发生产后尿潴留者32例,发生率为2.8%。其中,宫颈注射阿托品1mg5例,会阴侧切13例,巨大儿6例,年龄为23~38岁。初产妇  相似文献   
10.
贾环宇  王美霞  何圆圆 《医学信息》2008,21(8):1382-1384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肾活检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的肾活检术前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由责任护士有计划、有组织、有时间的对病人实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的达标率,确保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