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CHB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30例,分别予加味小柴胡汤、恩替卡韦治疗7 d后收集含药血清,另设健康组30例取血清,将上述人血清分别作用于HepG2.2.15细胞中药组(10%中药组、20%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在48、72、144 h 3个时间节点收集细胞与上清,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HBs 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上清HBV DNA含量及细胞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干预,10%中药组、20%中药组HBs Ag在干预48、96、144 h后明显下降(P0.01)。干预48 h、96 h后,20%中药组STAT3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西药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可抑制细胞内HBV,上调STAT3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CHB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健康状态容易受到各种时间因素的综合影响.重视多元化时间因素的重要作用,对于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维护、促进人类生命健康,实现"全面社会健康管理"目标,具有宝贵价值与指导意义.文章主要围绕时间因素,试将中医健康管理与中医时间观有机融合,以期引起业界关于时间因素融入中...  相似文献   
3.
王章林  黄海  郭明章 《新中医》2020,52(20):161-163
张仲景临证辨治心系疾病,不仅直接纠正心脏本脏的异常病理状态,并依据《黄帝内经》心脾相关思想的指导,开创了从脾胃论治中医心病的先河,灵活采用温中助阳、和胃行气、清泄湿热、温胃化饮、滋养心脾、甘温建中等治法,选取人参汤、橘枳姜汤、栀子大黄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甘麦大枣汤、小建中汤等调节脾胃功能的方剂来治疗心病,另辟蹊径,为后世医家辨治中医心系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古今一脉相承。中医学"一个老头三根指头"的诊断模式易受医生主观感受影响,存在猜测与推断的可能,可重复性较差,传统中医诊断模式已经较为滞后,远远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满足现代人民群众对中医药诊疗的需求,同样也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加速推进四诊合参客观化研究尤为迫切,文章对四诊合参现代化发展历程和四诊合参现代化发展的共性问题加以探讨分析,以期为四诊合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点思路,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四诊合参智能化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组前期完成了经方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在HepG2.2.15用于中药复方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就此细胞培养及相关血清药理学运用等方面内容与心得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证素辨证理论体系与方法学相关研究文献系统梳理,概述证素辨证研究现状,并针对现阶段所面临的研究瓶颈,提出下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7.
汪宏所著《望诊遵经》是一部全面论述中医望诊的诊断学专著,面部色诊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读全书主要体会一是面色深浅浓淡可初步判定病证虚实,但要注意与光泽明亮度辨识相结合,也应注意排除非病理因素影响;二是临床常见五色交错同样需要结合光泽度的辨识,对判断病势轻重、预后吉凶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创造性地提出"明堂六部"划分,...  相似文献   
8.
“阴阳自和”理论是阴阳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医健康状态包含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病后态,当人体“阴阳自和”机制稳定发挥时,人体处于未病态,当“阴阳自和”机制发挥失常,则处于欲病态和已病态,在病后态时人体“阴阳自和”机制则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从“阴阳自和”理论出发认识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状态,并在“阴阳自和”理论指导下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进行调整,提出在未病态时需守“自和”以未病先防,在欲病态时需顺“自和”以防微杜渐,在已病态时需调“自和”以既病防变,在病后态时需助“自和”以防故疾再起,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