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167例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 mg,3次/d,连服5 d后,改为200 mg/d至手术前,术后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200 mg/d口服。对照组84例,不予胺碘酮预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vs 13.1%;(112±10.5)次/min vs(135±15.3)次/min,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difference,P(cv-a)CO2]联合液体负荷状态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9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依据治疗72 h后有无液体过负荷及P(cv-a)CO2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1 mmHg=0.133 kPa);B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C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D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比较各组28 d和90 d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28 d和90 d的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液体过负荷状态可以联合评价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26例,给予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加用不同的中药药方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6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相关肺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现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2007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脑出血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例 1:男,47岁。主因发现昏迷2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a余,血压控制满意,神经衰弱病史10a余,服用罗拉西泮改善睡眠。查体:HR75次/min,R10次/min,BP145/85mmHg,神志不清,双肺可闻及湿性哕音,心音可,心律不齐。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血毒物分析:血中检出有机磷农药成分,胆碱酯酶活力57%,1d后复查胆碱酯酶活力2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33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直接处理组、预处理组、空白对照组、黄芪对照组.其中模型组、直接处理组、预处理组应用内毒素静脉注射制备MODS模型.预处理组造模前预防性给药3 d,造模后给药一次;直接处理组造模后给药一次;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黄芪对照组预防性给药3 d.按即刻(0 h)、3 h、6 h、12 h、24 h、48 h分成不同时间点;各组分别在处理后的相应时间点取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结果 模型组48 h内IFN-γ水平总体上逐渐升高(P<0.05),IL-10水平在24 h内变化不明显(P>0.05),至48 h明显升高,IFN-γ/IL-10比值在24 h变化不明显,至48 h明显下降(P<0.01),出现Th1向Th2漂移;直接处理组和预处理组IL-10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IFN-γ/IL-10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未出现明显的Th1向Th2漂移.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某些参与免疫功能的因子有干预作用,提示其可能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轻度镇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NPPV及其他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咪达唑仑轻度镇静治疗,目标Ramsay评分为2分。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 h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血压(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28 d和90 d病死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度镇静可提高AECOPD患者NPPV成功率,减少氧耗,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轻度镇静对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躁动患者无创正压通气预后的影响.方法:89例伴有躁动需要机械通气的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轻度镇静治疗,目标Ramsay评分为2,两组无创正压通气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气管插管率分别为25%、76%,住ICU时间分别为(8±7)d、(12±9)d,住院时间分别为(13±6)d、(17±10)d,28 d病死率分别为9%、27%,90 d病死率分别为16%、36%.观察组气管插管率较低(P<0.01),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 均<0.05),28 、90 d病死率较低(P<0.05).结论:轻度镇静可以提高AECOPD伴躁动患者NPPV治疗成功率,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difference,P(cv-a)CO_2]联合液体负荷状态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9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依据治疗72 h后有无液体过负荷及P(cv-a)CO_2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_2≥6 mmHg(1 mmHg=0.133 kPa);B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_2≥6 mmHg;C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_26 mmHg;D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_26 mmHg,比较各组28 d和90 d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28 d和90 d的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_2和液体过负荷状态可以联合评价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常规放疗与低分割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放疗组25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200 cGy/次,每周5次,DT 3 000~5 000 cGy;低分割放疗组20例,采用低分割照射,400~500 cGy/次,每周3次,DT 2 000~4 000 cGy。两组患者均每4周应用伊班膦酸钠4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滴4 h以上,治疗4~6次。结果放疗合并伊班膦酸钠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止痛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癌的放疗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预计生存期的长短来选用适当的方法。对于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疼痛较轻的患者,采用常规分割放疗;对于病情相对较重、估计生存期短、疼痛剧烈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可采用大剂量短疗程低分割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深静脉穿刺套装在危重病人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效果。方法本科自2007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深静脉穿刺套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20例,随机抽取同期常规经皮气管切开术20例,对比分析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ICU危重病人q-,采用深静脉穿刺套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与常规经皮气管切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深静脉穿刺套装经皮气管切开术同样具有简单、快速、出血少的特点,且价格便宜,取材容易,可以作为经皮气管切开包缺乏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