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45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采用DHS治疗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比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观察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urvivin ASODN的体内抑癌作用。 结果:(1)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5.8%(25/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2)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可明显下调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ASODN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ASODN组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集落数目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3)ASODN组瘤体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慢(P<0.01),ASODN组瘤体重量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Survivin在HCC组织中高表达;survivin ASODN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对HepG2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本院首批完成的83例内窥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VL)的经验,结合文献,对EVL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及并发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认为EVL是一种有效的控制食管曲张静脉出血,预防复发性出血的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与甲状腺原发疾病、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操作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 1990~ 2 0 0 1年间收治的 180 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0 5例共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 67例 (3 .7% )。桥本病和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6例 (16.2 % )和 2 7例(12 .2 % ) ,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 (P <0 .0 1,P <0 .0 5 )。初次手术行甲状腺全切术 (包括单侧和双侧 )者术后并发症 3 5例 (4 .2 % ) ,高于未行全切术者 (2 .1% ) (P <0 .0 5 ) ;初次手术操作行囊内结扎处理甲状腺下动脉分支者术后发生并发症 16例 (1.5 % ) ,低于包膜主干结扎者 (5 .9% ) (P <0 .0 1) ;保留后被膜者术后并发症 2 6例 (1.7% ) ,低于于未保留者 (16.7% ) (P <0 .0 1) ;再次手术者术后并发症 14例 (14 .6% ) ,明显高于首次手术者 (3 .1% ) (P <0 .0 1)。结论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是安全、有效、合理可行的。提高术者素质、遵循精确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NF-κB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NF-κB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NF-κB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定位。结果:NF-κB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显著性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κB蛋白在肝癌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而在癌旁肝细胞中仅在胞浆中有表达。结论:NF-κB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NF-κB表达定位在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中的差异,提示NF-κB活化后,进入胞核,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促进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改进传统的双环法在乳房缩小术、乳房悬吊术术后外形扁平,凸度不足,上极瘪陷,提升不够等缺点。方法采用双环切口。“扇”形分离、切除皮下部分脂肪,“楔”形切除适量的外上象限腺体,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将其固定在第2肋软骨膜上,矫正轻中度乳房肥大和下垂。结果术后随访20例患者1~3个月,乳房上极较丰满,形态好,乳头乳晕功能正常,切口瘢痕轻,乳房肥大和下垂的矫正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双环切口,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并固定于第2肋软骨膜上,可较好地塑形并悬吊乳房,其切口相对隐蔽,术后乳房高凸,上极略饱满,乳头微上翘,乳晕形态合适,是矫正轻中度乳房肥大下垂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 2岁。因颈部肿块3个月,吞咽时梗噎感2个月入院。体查:气管居中,双侧颈部饱满,以右侧为甚,右侧可扪及8 cm×6 cm大小质中囊性包块,边界欠清,无压痛,不随吞咽上下活动。血钙3.5 6mmol/L,血磷0.68mmol/L,囊肿穿刺液为淡黄色清亮液,穿刺液PTH>2 0 1 pmol/L(正常值1.4 8-7.6 3 pmol/L),乳糜试验阴性。血PTH 1 9 3 pmol/L。X线示脊柱、肋骨、四肢骨质无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双肾多发结石并左输尿管结石,胆囊多发结石;颈部B超示:甲状腺、气管、食管后方巨大混合性包块,紧靠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后方。CT示:颈部巨大囊性肿块(图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创作性动静脉瘘(TAVF)的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了1959 ̄1997年间住院治疗的16例TAVF病人。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因、发生部位、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①病因有锐器伤12例(75.0%),医源性损伤及钝性伤各2例(12.5%);②部位:下肢(62.5%)多于上肢(37.5%);③常见临床表现有患肢肿胀、疼痛、杂音、震颤、皮温增高及浅表静脉曲张;④手术治疗的15列,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